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源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文明,使人举止文雅;礼仪,使人风度翩翩。5月9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中学邀请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曲羿校长到学校为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曲校长是金辉讲师团讲师,“幸福家人”讲师团讲师,传统文化高级讲师。曲校长以自己博爱善良的情怀,前来为师生进行了“礼仪之美”的专题讲座。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从个体而言:不学礼,无以立。是个人的言行在社会活动中与其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相适应衡量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
对社会而言:是塑造组织形象,提高办事效率。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华夏祖先用肢体动作传递“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的语言,这些动作叫礼。传递下来的礼仪动作,承载着祖先传给后人的话语,礼仪动作中传递着尊重。尊重,不等同于礼貌,因为礼貌是一种技巧,多在外显。那么,尊重是什么?尊重是一种平等的心态、开放的信念,完全发自于内心;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修为,是一种内在的美德和涵养。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尊重;苏东坡与王安石政治观点不同,但仍能成为挚友,这也是尊重。
老师从生活中不同的方面用轻松诙谐的语言给孩子们详细的讲解了“八礼”:仪表之礼、行走之礼、餐饮之礼、观赏之礼、言谈之礼、游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这些礼包含了生活和学习中的方方面面。礼的功用是: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礼以直道为中,兼行重道,兼行恕道。升人品,提国格,非礼不能。施(始)的规则:卑己尊人,行敬让之道。
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案例、故事,理论联系实际,从外出旅游、课堂听讲、教室卫生、爱护公物、同学相处、尊敬师长等进行了师生间的生动互动。
老师轻松诙谐的授课风格、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孩子们能够直观明了地了解和掌握服务礼仪知识及行为规范、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和素质,展现我校学生讲文明、重礼仪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