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海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动员全市上下担当作为、拼搏实干。嵩山街道小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少岩被评选为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徐少岩
小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徐少岩,作为一位“90后”村书记,今年31周岁的他已然在农村扎根7年,从对农村的一无所知到成为与百姓打交道的行家里手,从对美丽乡村的憧憬到带领周边农村实现共富实景,这个年轻人扎根乡村大舞台,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跨村联建”,在乡村振兴路上展现出“90后”青春担当。在他的参与推动下,原环翠区嵩山街道台下村、五家疃村、西庄村、北七夼村4个位置相邻的村合并为小镇村,成为威海市首个实现“跨村联建”、完成建制调整的农村。如今的小镇村,在他的带领下,大力发展赛事经济、“运动+”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威海近郊最大的户外运动休闲地。
“由无到有,由弱变强”
汇聚合力干大事
俗话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基层,村党支部就是带着老百姓往前跑的“火车头”,是群众的“主心骨”。
合村前,徐少岩曾担任过两年的五家疃村包村干部,2019年起又担任台下村党支部书记,对这两个村比较了解,2018年底,4个村党支部相对薄弱,党员老龄化严重,且由于行政区划影响,各村产业发展方向互不相同,存在各自为政现象,资源利用不合理、项目同质低端、产业“联合度”不高,发展成效达不到预期效果,片区打造、村庄发展遇到了瓶颈。
为将片区各村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充分释放出来,对内,徐少岩带领小镇村从基础夯实方面着手,干部率先“动起来”,党员“干起来”,大家合力攻坚、群策群力,将废弃的1000平方养鸡场改造成为党建联盟服务中心,自此原4个村的村民有了交流、活动场所,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有了服务村民的主阵地。对外,链接资源,联合2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成立威海市首个实体化乡村共富党建联盟,以党建为引领,密切4个村联系,开展项目共建,推动各村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发展。随着各村党支部的带动融合,四个村党员间、村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保景富民,利益分享”
让老百姓共享生态红利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考虑到片区位于南北玉皇山脉腹地,地势起伏,拥有五渚河、冶口水库等自然传统景观,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徐少岩谋定支持办事处在片区发展运动经济,积极参与筹备环翠轻户外运动基地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
发展是好事,但要在短时间内打破村民固有思维,引导他们支持一个投资大且一时半会见不着现钱的产业,难度不小。尤其为了产业发展,村民门前的“三大堆”得清理,有污染的养殖项目得关停,不少村民有情绪,徐少岩就带着“两委干部”、党员就挨家挨户做工作,通过全覆盖式对村内372户进行了3轮走访,专项走访60次,汇总资料200多页,化解难题20多件,用真心赢得村民信任,成为小镇村产业发展的助力军。与此同时,在区、街道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4处乡村生态休闲公园、2处公共停车场,修建了有27个技术难度点的5公里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50公里国家级越野跑赛道,配套建设8000平米赛事主会场,链接区内外社会组织,先后举办国家级山地自行车、省级越野跑等各类专业赛事42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最佳赛区”,以高水平赛事打响了“轻户外运动基地”的招牌。
借着品牌赛事的东风,本着“自然生态恢复,保留乡村记忆”理念,徐少岩带领“两委”干部、党员又在满目疮痍的废弃采石场上做起文章,邀请中央美院教授团队,因山就势,将村民口中的“石窝子”改造成“仰望星空的舞台”——石窝剧场。石窝剧场一完工,不仅成为整个小镇村的亮点,而且成为市区近郊休闲的新地标,尤其在此拍摄的院线电影《村头村尾》上映后,更让其成为小镇村振兴的“加速器”,文体赛事、活动一场挨着一场,运动体验、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在村落地、开花,为村民新创造就业岗位近百个。2023年,村集体年收入372万元,增幅近80%;村民年可支配收入2.03万元,增幅近70%。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始终将老百姓放在心里头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生态发展之路让小镇村美了、富了,也让徐少岩以及“两委”干部努力的方向更明晰了:反哺惠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胶东农村住过的人都知道,在农村生活特别是冬天有“三不便”,一是大部分家庭都是旱厕,上厕所不便;二是取暖难,烧土炕上半夜热下半夜冷;三是做饭难。徐少岩就带领“两委干部”从突破这“三不便”入手,圆村民所期所盼。首先,抓住全市厕所革命的有利时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农村旱厕改造、污水并网户全覆盖。其次,经村民会议表决,免费安装清洁电热板1500多片,覆盖每家每户,解决了村民取暖问题;最后,重点攻坚燃气入户。徐少岩多次在两委会议上说过“老百姓的事大于天,困难再多,我们也得给办好”。于是通过一趟趟跑燃气公司,一轮轮论证,一次次改方案,一户户做工作,终于,7千米的燃气管道敷上了,372户村民用上天然气,小镇村也成为威海市第一个完成燃气入户工程的村。
小镇村筹建之初,在村里别说见到年轻人,就是中年人也少见,那时的村子承载的是乡愁,是沉寂。如今的小镇村,在这位“90后”村书记的带领建设下,实现了组织强、村庄美、服务优、人气旺4个新变化。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凛寒冬,大街小巷徜徉着不同口音的人群,有来户外运动的,有来打卡的,有来露营的,有来观景休闲的,当然还有从城里回到村里创业的青壮年们,他们和精致的村落、清澈的溪流、黛绿的山野以及各种现代的文体设施一起构成小镇村一道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