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体育快讯 > 体育新闻 > 正文

威海:让阳光少年“奔跑”山海间
2023-03-16 14:53:00   来源:   

——做活体教融合文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威海实践”
文/姜进军

构建五级网络,辐射带动幼儿园到高中全龄段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形成“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月月有比赛、人人都参与”的生动局面。这是威海做活体教融合文章,打造阳光体育,全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交出的答卷。

“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威海深度整合教育和体育资源,协同做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两篇文章,联合构建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广泛推动青少年热爱体育、参与运动、掌握技能、健康成长,蹚出一条独树一帜的体教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2年,威海市文登区体教融合发展经验在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被作为典型推广。

顶层设计,打通体教融合壁垒

解锁体教融合的难点、堵点,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

在加快推进体教融合的进程中,威海市通过顶层设计,坚持体校教学和学校体育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检查,打通体教分离、平行发展的体制壁垒。

在县级层面,以机构改革成立教体局为契机,将体校调整为教体局直属,由一名副局长同时分管学校体育和体校,减少了体育中心管理中间环节,设置体育科室,专门负责指导、管理体校建设和青少年体育训练等工作,建立起一体化的体育教育新机制。

具体实践中,充分发挥体校这个竞技体育发展主阵地、专业体育教育前锋军的作用,持续深化改革体校办学模式。坚持体校优势资源与中小学人才资源优势互补,与普通中小学校联合办学、深入融合,推动竞技体育和校园体育协同并行、互促共进。

威海市教育局、体育局等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协同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机制,指导学校扎实开展体育教育,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2项体育技能。

各级政府都将学校体育课开课情况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各级教育、教研培训部门都安排专人负责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管理、业务指导、教师培训等工作。改革和完善了初中体育考试评价制度,中考体育成绩按不低于中考总分10%计入升学成绩,并首次改革市直高中体育特长生招生办法,各高中根据特色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在中心城区不限定区域招生,夯实了青少年体育“金字塔”结构。

职教融通,建立拔尖选材机制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的生力军、竞技体育长盛不衰的动力源。

威海市坚持把体教融合作为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的新引擎,在强化传统体校的主体地位基础上,努力发挥普通学校的基础性作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威海市体校教练员下沉到中小学校指导体育教学、现场选材,与多个学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威海各区市也各自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实践。

文登区通过打造五级业训网络,辐射带动幼儿园到高中全龄段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增强健康体质。在城区幼儿园和小学全部建立了乒乓球、篮球、排球等项目训练基地。在城区五处初中推行“2+X”模式,在普及2项基础项目的同时,对部分学习成绩优秀、体育素质过硬的学生,组建起拳击、摔跤、柔道、举重等7支特色运动队。

在此基础上,全区招选了300多人,选派体校优秀教练进校全程跟踪培养,推动高水平专业训练进校园,实现了广泛选才和专业育才相统一,为学生提供多元成才路径。特色体育运动队的建立也带动了校园体育运动的良好发展,体校和学校赛事衔接,年均举办特色运动项目区级、校级、班级联赛200多个比赛场次,有力提升了校园体育运动水平。

环翠区探索以体校为中心、辐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方式,每年拨付训练补助、器材费用130余万元,发展了11个特色项目,带动了广大学生发挥特长、掌握特色体育运动。荣成市推行体校、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授课制度,双向交流80余人次,受益学生1万余人次。

畅通渠道,打造专才上升空间

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威海市在拓宽选材面,发现、培养更多有潜质的“苗子”的同时,还着力畅通体育特长生的成才通道。

针对体育成绩优异、文化课成绩薄弱、不愿到体校的学生,在文登区文昌中学设立了初中体育实验班,开设田径、手球、篮球等15个体育专业,面向全区招生、单独编班、同步授课,统筹教学和体育资源,文化课学习在初中,体育训练在体校,实现学习、训练两不误、两促进。近两年初中体育实验班近80%的学生顺利升入普通高中体育班或体校高中班。

威海还在普通高中特设体育高考班,体育生与普通高中生学籍互通管理,与鲁东大学等高校联合办学,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体育生既可通过高考升学,也能通过专业选拔进入高水平大学深造。同时与省内外知名体育俱乐部建立联系,部分未能进入大学的体育生还可参加社会选聘,进入俱乐部担任体育教练,拓宽了体育生的未来发展道路。

2020年,威海市发挥铁人三项特色优势,与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签约合作,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威海市体育局、哈工大(威海)合作共建中国铁人三项运动人才培养与训练基地,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合作共建了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威海市城里中学、威海市实验小学、威海市码头小学4处中国铁人三项运动特色学校。

至此,威海打造了独特的铁人三项训练基地和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全国首个体教融合打通铁人三项运动员升学通道的城市。

此外,威海还通过市队县办、县队校办,让体育尖子生脱颖而出,并提供政策、资金、教练扶持,形成“一区(市)一品、多品”的项目布局和品牌优势。

通过承训市队,威海市为青少年创造了更多参加省级以上赛事的机会。各区市在省运会、全国比赛中获奖的运动员逐年增加。文登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还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橄榄球比赛第七名,刷新了中国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整合资源,汇聚促进发展合力

促进体教融合,威海市坚持资源共享——体校资源与学校资源共享,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共享,汇聚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合力;通过推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轮驱动”,不断构筑起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四梁八柱”,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威海市坚持“以球健体、以球促德、以球益智”理念,把足球活动纳入阳光体育运动。威海市体育局每年投入80万元用来招聘社会足球教练员,分片区充实到中小学校,以点带面带动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校园足球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引导学生热爱足球运动,掀起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热潮。

威海市还注重加大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力度。文登区体校与游泳、搏击、帆船帆板等俱乐部合作,由俱乐部承担运动队招生、训练和参赛任务,体校在器材购置、场地租赁、场馆维护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从而既能通过社会力量选材充实专业队伍,又能发挥教练优势带动运动普及推广。荣成市体校与帆船帆板俱乐部合作,特邀原国家队帆板主教练涂光明授课,先后组织3批次、600余名学生参训,壮大了帆船运动学生群体。

作为全国“双减”试点城市,威海市注重“双减”与“双增”有机衔接,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增加了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威海市各中小学校在这期间开足开齐体育课、增加体育时长,办活体育大课间,培育阳光体育文化。课后积极吸引社会体育俱乐部提供延时服务和校外体育培训。

为规范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高质量办学,威海市体育局出台《威海市中小学生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积极引导俱乐部注册登记民办学校、开展校外培训。

为解决俱乐部预付费监管问题、消除学生和家长的消费顾虑,威海市还创新打造消协、第三方平台、银行、商家、消费者五方参与的预付式消费协同服务平台,推出了支付宝“威海预付保”,并积极引导广大社会体育俱乐部加入。

在资金保障上,市、区两级财政每年从地方分成体彩公益金中按不低于15%的比例拨付资金,用于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置办、运动队建设、体育联赛筹备和学生体质监测等。市级财政每年拨付160万元,各区市财政每年拨付不低于20万元,用于举办中小学生体育比赛活动。

全面推进,形成生动多彩局面

国家高度关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普及发展,勉励孩子们要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做活体教融合文章,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普及发展,关键是要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自2011年起,威海市体育、教育部门就联合举办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羽毛球、健美操等8项威海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每年开展威海市中小学超体重学生健康夏令营、游泳普及、帆船帆板进校园、小铁人夏令营等公益培训活动,累计已有2万余人参与。每所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1~2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还发展了3所省级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4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3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1所足球特色学校、18所帆船帆板特色学校,形成了“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月月有比赛、人人都参与”的生动局面。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体育局部署要求,威海市还深入推动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助力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在全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奔跑吧·少年”为主题,威海市坚持“健康第一”理念,突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室内室外深入融合,将威海市体育锦标赛、中小学生体育联赛、中小学生防溺水游泳普及、超体重健康夏令营、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阳光大课间、校运会、“阳光体育节”等各级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比赛、技能展示、健身科普、幼儿亲子体育活动等纳入主题健身活动,创新形式开展“奔跑吧·少年”健身习惯养成系列、“奔跑吧·少年”活力体育节系列、“奔跑吧·少年”纪录挑战赛系列、“奔跑吧·少年”体质提升系列等多个系列活动,让更多中小学生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锻炼方式,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收获成长。

比如,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传统项目优势,创新打造了“篮球运动”特色校园、校园武术操、跳绳操、足球操等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校园活动。

立足山海资源,以体育赛事为依托,以校园建设为主线,精准培养和打造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威海正全力让青少年“奔跑”山海间,收获健康成长。

(作者系威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威海市体育局多措并举 全力推动“两城”创建工作
下一篇:我市2021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省第一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2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