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 新闻资讯 > 正文

“经”彩2024丨2024年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竿头一步
2025-01-03 16:38:47   来源:   

​2024年的经开区是什么样的?

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跃升12%的坚实底气,彰显着工业引擎的强劲动力;是全区域年度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的坚定信心,映射出经济大盘的稳健增长;是8个投资额超过20亿元的项目成功落地的不凡实力,经开区再一次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是文旅市场以7%的增幅蓬勃兴起,凸显了背后的无限活力与魅力;也是36项民生实事和40项民生微实事深入推进的暖心……

一个个奋斗的身影,一声声生产的号角,一处处蝶变的城市角落,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汇聚成了经开区2024年生动的画卷。

2024年,经开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工作要求,以“1369”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为引领,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放之区·活力新城”的建设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经开区人的自豪与骄傲,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

聚焦聚力“三个大抓”,深入推进“1369”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年,经开区深入落实“1+9+9”项目推进计划,工业倍增计划取得初步成效,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竿头一步。

回首这一年,经开区以产业集群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工业经济开创10年来最好局面

作为经开区海工装备产业园的一颗璀璨明珠,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锚定高端客滚船细分市场新赛道,今年客滚船的交付量和手持高端客滚船订单量位居细分市场全球第一,生产计划工期已排到2029年。2024年,企业年产值将突破52亿元,成为经开区首家突破5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

从曾经一度陷入困境到如今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座拥有70多年历史老船厂的发展历程,正是经开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2024年,经开区工业类、科技类、投资类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正开创十年来最好局面。

工业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根基。今年以来,经开区卧薪尝胆做实工业经济“强支撑”,加大工业项目招引推进力度,芜湖造船、泰昇海缆等产业链龙头顺利投产。同时,大力实施骨干膨胀计划,招商金陵、海马地毯、泓淋电力、腾森橡胶等骨干企业加速发展壮大,全区营收过3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制造业投资占比42%,二产占比提高到40%,全区工业经济全面起势。

在这其中,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分外耀眼。以招商金陵船舶为链主的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链,协同威海芜船、新船海工等企业壮大发展;以豪顿华、泓淋电力与山东电工电气海缆基地项目为链主的海洋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正在加大与华能、国电投等能源头部企业合作;以海飞、高德、新大方、东诺体育等企业为核心的海上休闲运动产业链,一系列智改数转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以珠海云洲中大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为代表的海洋智能化装备项目,正形成具有特色的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链......

加快布局海工装备产业,这是经开区打造新质生产力引领的产业集群,突破瓶颈“向海而生”的破题课题。如今,在经开区海工装备产业园内,威海芜船8.7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已建成投产,泰昇海缆打造的全自动化无人值守“黑灯”工厂运行良好,招商金陵船舶、豪顿华等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预计全年海工装备产业产值突破80亿元,占全区制造业比重超过30%。

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彰显了经开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非凡成就。2024年,我们可以骄傲地说,经开区工业经济,已经从曾经的短板弱项成为如今的“第一动力”。

项目建设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泓淋电力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一期已经“开花结果”。

从传统的基础传输线缆丰富至电动汽车充电线缆、特种线缆等高附加值产品,新项目投产后,泓淋电力就接到了小米、吉利等新能源车企抛来的“橄榄枝”。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贾海峰介绍说,项目二期预计于2026年开工建设,2028年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新能源汽车和光储充”线缆及组件绿色低碳生产基地,未来将实现百亿产值目标。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大项目、好项目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大抓快干,这一年,经开区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快速突破——总投资30亿元的泰昇海缆年内实现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奇瑞芜船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纳统,总投资10亿元的泓淋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预计全年92个实施类省市县三级项目全部纳统,完成投资110亿元,投资完成率超110%,投产投用项目80个。

创造经济“增量”,经开区从未停止追逐项目的脚步,全力以赴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全年共谋划推进省市县重点项目102个,总投资544.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5.2亿元,其中8个项目投资过20亿元,14个过10亿元,产业项目占比从2021年的59%提高到70%。

为了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落地,经开区项目推进专班以 “三三三工作法”为有力抓手,推动全区项目滚动发展、持续向好。聚焦项目开工、建设、投产三项环节,通过“五个向前一步”等举措规范手续,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与投产;实施三级下沉,针对45个产业项目建立问题分级解决机制,各层级紧密协作,解决50余个问题;围绕省级项目考核、市级项目进度、项目观摩三大指标,全力抓好省级项目纳统,统筹市级项目推进,打造观摩亮点,取得佳绩。

手握项目,心里不慌。如今,经开区已经储备总投资617.8亿元高质量项目106个,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发展后劲。进入新的一年,在项目攻坚的潮头,经开区将谋划一批能扩充经济规模、提升城市能级、支撑未来发展的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以项目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70多次“走出去”招商 带回超200亿项目签约落地

翻开经开区2024年的招商长卷,亮点纷呈——

立足产业基础和特色园区投入使用的有利契机,围绕海工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全年共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活动70余场次,其中,党工委主要领导带队34批次,接待来区考察投资环境客商90余批次,实现产业项目签约17个,签约合同总额过200亿元,储备有效在谈项目24个,总投资约247亿元。

这一年,总投资27亿元的腾森高性能绿色摩托车子午胎智能制造项目已办理土地证,项目能评、环评已经完成,正在办理规划许可;总投资12.5亿元的招商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于5月28日在香港签约;总投资140亿元的华能海上风场项目在第五届青岛峰会见证签约;总投资5亿元山东高速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正组建项目团队入驻……

为解决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与配套产能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迅速行动,深入梳理产业链需求,积极引进优质配套企业。在努力下,山东新船海工与芜船的成功牵手,正是该中心精准招商、高效服务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牵线搭桥下,新船海工成功卡位入链,成为芜船的上游企业,填补了经开区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的重要版图,为经开区探索打造“出门即是配套商”的产业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招商策略上,经开区依托应用场景,以市场为先导,精准分析对接,推动了一批高质量项目的落实落地。结合经开区风光储资源优势和招商船舶、芜湖船厂、海缆基地、泓淋电力等产品市场规模优势,精心开展全区应用场景调研梳理,以市场为先导,精准分析对接,以潜在市场换取项目落地。通过组织论证在建大项目市场应用,为贝卡尔特钢纤维制造项目落地提供有利支撑。细致梳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工配套等市场规模,推动海潮船舶、山东高速储能等高质量项目落实落地。

抓好“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经开区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活动,深入挖掘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开展“专题活动、展会招商”,广泛推介经开区投资环境,邀请企业来区考察,充分展示经开区投资优势。

高新产值增速全市第一 抢先一步“落子”未来产业布局

当下的经济蓝海,谁掌握了未来技术、未来产业,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经开区深谙此道,在未来产业布局上以冲刺的姿态鸣枪起跑。

2024年,经开区大力发展新兴经济,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立足区域特色优势和产业风口机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智慧谷无疑是其中最绚烂的一笔。在智慧谷,数字经济发展的热潮涌动,园区不断探索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服务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数字经济“链”式发展“生态圈”。如今的智慧谷园区,一批行业佼佼者纷纷选择在此进行数字产业布局,如中数互动、深圳微品致远、亓源数据等,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和专业人才落户园区,共同推动智慧谷的数字经济发展。北方人工智能数字基地的建设,更是为智慧谷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链提供了定制化产业空间、政策支持、创新平台等发展环境,创新“链长+链主+链盟”产业组织体系,吸引了一批创新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高能级行业创新平台。

这一年,经开区科技创新局积极对上争取项目,科技金融拨投项目、中央引导资金项目、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等10多个项目获省级支持,30多家企业受益,争取省级资金4000多万元。芜船船舶、泰昇海缆为代表的一批高新产业项目崛起,激活了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一池活水,经开区高新产业产值增速全市第一。

这一年,经开区推动科技创新项目持续深入,实施了15个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20个区级科技赋能项目。在建迪沙药业省重大创新工程、安然纳米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运行良好,招商金陵船舶省重大创新工程完成验收并在综合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泓淋电力获批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扶持资金200万元。鸿宇无纺布获批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项目。招商金陵船舶“E-Flexer系列高端客滚船研制及应用”项目迪沙药业一项目分别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紫光圣果科技、百圣源、海马科创、紫光生物等10余家企业完成生产线“智改数转”,平均生产效能提升20%、收益提升18%、人工节省30%。

这一年,经开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速优化。天智研究院、北大威海海洋研究院等高能平台正在推动“CAR-T细胞制备”“超敏板式电化学发光分析平台”寒序科技专用芯片等前沿项目迈入产业化。天智研究院、高科医疗、安然纳米重点实验室完成筹建成功验收。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瞪羚科技年度绩效评价获评良好。

这一年,经开区企业研发投入持续攀高。规上企业研发投入11亿元,较上年增长7.9%;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84%,较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112家企业获得省研发费用财政补助478万元。

创新活力迸发的背后,是不断优化的贴心服务。2024年,经开区组织高校院所专家开展技术服务活动10余次,推动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通过全市“揭榜挂帅”发布技术需求榜单6项。高德船艇、川鸣自动化等一批企业实现“机器换人”“一举多赢”,索通节能、埃尔法仪器与华能电厂供需对接实现“双向奔赴”“多快好省”。指导661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比去年增长16%,总量位居全市第二。

这一年,经开区还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设全省首个公共就业实训基地,打造全省领先的人才服务、培训和展示平台,举办国内外产学研对接等活动,促进海外留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区内,指导辖区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全区引进和培育青年人才2720多人、高技能人才2750多人、工程师470多人。

东风催送春满目,征衣未解再跨鞍。2025年奋斗的号角吹响,经开区将以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及科技创新,全力打造港产城融合、中韩自贸区合作及创新型经济聚集高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威海智算谷项目签约落地智慧谷
下一篇:最后一页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2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