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 新闻资讯 > 正文

重点项目看经开区丨龙山湖:用创意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2024-11-22 11:19:40   来源:   

这是一个龙山湖蝶变的故事,也是威海经开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龙山湖水库是威海市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座中型水库,2015年开工,2019年下闸蓄水,2022年竣工验收。水库建设过程中,共平整抬田地2000亩,遗留旧村房屋130余套,库区8个村2038户村民回迁上楼。由此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周边大量的土地、房屋及劳动力逐渐处于闲置低效状态。

生态红利如何释放?库区产业如何发展?回迁村民如何增收?经开区交出了“千万工程”在农村基层的生动实践案例。

2024年,经开区借助创建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的政策机遇,规划建设龙山湖创意农业样板片区,片区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覆盖泊于镇11个行政村、9个股份经济合作社。

围绕“盘活闲置资源、赋能乡村振兴”这一命题,经开区按照“政府主导,国企、合作社、股民多方参与”的方式,打造“小而精”“小而特”的现代农业典范,规划“一轴两区四核”的产业发展格局,即一条龙山湖共富产业发展轴,龙山湖、石家河两大创意农业示范区,以及蔬菜坊、红酒庄、园田里、乡泊居四大创意农业场景,探索实践创意农业作为城郊乡镇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推动20个集体经济组织增收1200万元,5560户村民户均增收1100余元,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经开区乡村振兴新路子。

创意生活  打造“诗与远方”的向往之地

11月的龙山湖畔,麦苗正嫩。麦田后方的山坡上,一带红瓦白墙的联排建筑格外亮眼,这里就是新落成的乡泊居项目。

站在民居前,烟波浩渺,山色空蒙,空气中弥漫着湖畔独有的气息。放眼四望,中式山居水岸人家的意境美扑面而来,这一刻,隐世生活有了具象化。

泊于镇河北吴家村的村民不曾想到,短短数月间,昔日废弃的老屋、荒凉的田野脱胎换骨,老树、古井、雕花门楼,还是老物什,却分明变了模样,故土在日转星移间变成世外桃源。

20栋改造一新的民居旁,工人们有的在忙着修理小菜园,有的在埋头平整管线。眼下,乡泊居一期工程进入尾声,二期12栋新民居的改造提升工程紧接着又提上日程,明年5月预计竣工。

这是威海广安城投置业有限公司项目团队接手的经开区重点农业产业配套项目。今年7月,项目经理孙海洋和项目团队带领近100名工人,抢工期、赶进度,历时4个多月大刀阔斧地改造,在河北吴家村旧址,筑起一个人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当年建设龙山湖水库,河北吴家村全村整体拆迁安置,保留了42户民房未拆除。我们的任务就是对这42户民房进行改造提升,建成一处龙山湖文旅休闲综合体。”孙海洋介绍。项目占地约30亩,改造后总建筑面积5578.38平方米,总户数32户,分东西两区,其中东区1842平方米,西区3736.38平方米。西区由接待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及20栋新民居组成。现场保留两座门楼,体现了胶东民居的建筑传承。

“改造过程中,我们尽最大努力,进行保护性拆除。哪怕是一段黄土夯就的墙体,一件门楼上的莲花纹雕件,能保留的,尽量保留。这样既传承威海农村原汁原味的建筑风貌,又推陈出新,融入现代建筑风格。”让孙海洋引以为傲的,与其是项目本身,不如说是对未来乡泊居创意生活的期待。

龙山湖的创意生活什么样?经开区认为,唤醒乡土文化的关键在于人,而乡泊居项目无疑是“引凤之巢”。

“瞄准人才这一关键因素,我们将人才和项目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乡泊居项目一期改造建设新民居20栋,招募新农人20余名,带来8个乡村振兴项目。”说起这些,泊于镇党委书记辛泓洋满是自信。越来越多怀揣乡创梦想的人才走进龙山湖,用创意之光点亮龙山湖片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泊居只是龙山湖创意农业样板片区“创意生活”规划蓝图的一部分。当前,泊于镇联合社会资本投资3000万元改造的红酒庄项目建设正酣,这也是经开区实施闲置资产“变废为宝”的探索实践。目前,各项基础工程已完成60%,预计明年10月项目完全竣工。

乡泊居北面,就是总种植面积近400亩F6蓝莓种植园。园区预计亩均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可吸纳闲置劳动力150余人,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40万元,是村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创意生产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从红酒庄项目西行数公里,两座“蜂巢”状玻璃暖房闯进视野,正是蔬菜坊项目的智控中心和品蔬市集。其中,左侧的智控中心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可实现对整个园区的智能化控制。右侧的品蔬市集聚合研学、观赏、生活、市场等多元化服务,将打造全市首座蔬菜主题博览馆。

玻璃暖房后面,11座日光温室的框架已现雏形,4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搭建主体钢结构。

今年7月,蔬菜坊项目在经开区落地启动,这是威海首个由寿光市政府引导的‘寿光模式’对外输出项目。项目计划流转2000亩土地,投资1.8亿元,将建设成片区高端品牌蔬菜基地。投产后,基地年生产蔬菜1万多吨,可保障极端天气下威海市区“菜篮子”的有效供应,同时带动周边11个村集体村民增收2000多万元。

“一期建设220亩。项目今年10月开工,12月底11座日光温室将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的30%。”说起蔬菜坊项目,威海广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部长王金明如数家珍,从创意棚体建设、品种定位和运营模式方面,一口气列举了三四条亮点。

“日光温室引进的第九代棚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棚,相当于一个农业数字化车间。”王金明说,更难得的是,棚体采用纳米材质、控温隔层等技术,可有效防止雨雪吸附在大棚表面,解决“雨雪压棚”的问题。

在品种选择上,项目引入寿光拥有自主产权的奶油黄瓜、口感番茄等品种,可实现特菜特种特卖。以口感番茄为例,预计亩产可由1万斤提升到2万余斤,亩均收入10余万元。

在运营模式上,与寿光农控集团展开密切合作,以“红色合伙人”模式,培训本地农户进行种植,并依托寿光销售渠道销售所生产的蔬菜,实现投资方、种植方、运营方三方共赢。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按照‘做精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融合可持续发展思路,全要素盘活乡村资源、全方位塑造地域特色、全链条升级乡村产业,让广大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辛泓洋说。

创意生态  践行“两山”理念

今年以来,经开区坚持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媒、用创意作墨,唤醒乡愁记忆,导入山水神韵。当下的龙山湖水库波光粼粼、鱼虾丰茂,岸上良田沃野、景色宜人,形成了“三生共融”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10月12日,泊于镇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共同打造的“稻田音乐会”在此举办,阳光洒遍田野,风车随风起舞,旖旎水光、金色稻田、葱郁草坪、白色T台,在龙山湖畔组合成一处幕天席地的大舞台,为周边群众带来了一场散发着“稻香”的艺术盛会。

当前,经开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龙山湖优质的资源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通过挖掘中共威海特区委成立旧址、英雄岭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传承资源,策划举办历史重温、研学教育、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27场次,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仅十·一期间,吸引休闲打卡旅客1万余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镇域生态优势、绿水青山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金山银山,加快推进蔬菜坊二期、石家河创意农业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打造城郊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同时,结合跨村联建推动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实现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辛泓洋表示。(威海经区发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经开区举办“购物狂欢 回收同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2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