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临港区 > 最新动态 > 正文

翠峡口村有了“新营生”
2024-01-27 09:23:00   来源:   

1月24日,记者从汪疃镇政府出发驱车行驶不久,就到了翠峡口村。再次来到这里,记者察觉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村道变得宽敞整洁,被大雪覆盖的农田荒地上,绿油油的麦苗冒着头。放眼望去,恍若走进了一幅诗意盎然、风光秀美的田园乡居图。

“现在村集体终于有了自己的‘营生’,2023年秋收过后,村集体增收了4万元的收益。”在村委,翠峡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永明迎上了记者,“炫”起了村里的“富”。

这一切,于永明归功于成立了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村民信用积分管理机制。

翠峡口村现有村民179户,70岁以上老人80余人,过去村集体年收入约1万元,是典型“人少地少钱少”的村庄,为改变村集体经济弱的窘迫形势,翠峡口村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信用积分作用,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走出“党建引领集体群体共发展”的新路子,“合”出共同致富、弘扬文明新风的好前景。

确定了发展思路,群众一呼百应,合作社运营越来越好。“2023年是合作社规模种植小麦、玉米的第一个年头,流转了村民78亩土地,将分散传统种植转变为成方连片经营,种植优质麦,产量达6万余斤,玉米的长势也非常好,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于永明细数着过去一年的收获甚是欣慰,后续将对入社农户采取“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利润分配模式,切实保障入股村民的收益。

让合作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步入正轨,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我们村已经实现机械收割,但日常施肥、打药、除草等环节,还依赖于人工,此时村里的志愿者发力了。”于永明说,大喇叭一招呼,志愿者齐齐出动,参与种植。

不仅如此,过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也一直是翠峡口村的“老大难”。但现在让于永明引以为傲的是,在“信用”模式的支撑下,翠峡口村取消了保洁员岗位,保洁员的“橙马甲”变成志愿者的“红马甲”,“旁观者”转换成“参与者”,村民主动认领保洁工作、给集体免费修路灯、为暖心食堂捐款捐物等行为不断涌现。

村民贺本云425分、于吉生258分、于进生251分……记者在于永明的电脑上,看到了一份2023年信用积分榜单,村民可凭积分随时到信用超市兑换生活物品,这也证实了翠峡口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被激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汪疃镇组织召开2024年度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及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工作会
下一篇:草庙子镇:四个强化全面摸清经济“家底”,为经济普查提供有力支撑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2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