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才聚高区 智汇未来”高区首届人才合作交流大会举行,搭建企业与院校之间的高效对接平台,来自省内外30多所高校、60余家区内重点企业齐聚一堂,共话人才发展。区领导兰涛参加活动。
授牌13所高校院所,广开渠道聚人才
高区首届人才合作交流大会上,首先举行了高区产业经济发展及人才政策推介。
近年来,高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山东省人才集聚节点城市核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培育了市级以上重点人才356人,各类人才总量突破10万人。聚焦建设产业创新高地,高区持续优化人才政策,构建涵盖顶尖人才、产业人才、青年人才、创业人才、技能人才的全方位的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形成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发展新格局。
会上部分高校和区内企业代表进行了相关情况介绍,同时举行了授牌仪式,高区为青岛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德州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7所高校授牌“校地人才合作交流基地”;为烟台科技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威海职业学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6所院校授牌“校地就业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双向赋能。大会还进行了部分高校与区内企业签约仪式,其中济南大学与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与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工程学院与威海东兴电子有限公司、德州学院与迪尚集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与山东三阳服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分别签约。
高校与企业精准对接,寻求合作契合点
会后,校企对接洽谈活动举行,30多所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与高区重点企业负责人,围绕院校专业、需求岗位、薪酬待遇、就业实习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交流,纷纷展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寻求最佳的合作契合点。
一方面,院校通过详细介绍自身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等信息,积极向企业推介院校优质科研资源。
“现场找到了多家跟学校专业比较匹配的高区企业,特别像威高集团、迪尚集团等,和我们的化工高分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机电自动化等王牌专业对口,希望能与高区的企业深入交流沟通。”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建华表示,此次人才合作交流大会给学校释放一个强烈信号,就是高区和高区企业以极大的诚意招揽人才。
同样想法的还有山东理工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宋建霆,在他看来,机械、电气、农工、交通、化工、材料等学科都是山理工的优势学科,与高区电子信息、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有着极大的吻合度,希望能借助此次大会,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聚焦高区产业发展需求,与区内更多企业互动,精准培养输送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企业则通过介绍自身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等信息,向院校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吸引力,为后续校企人才输送合作提供沟通桥梁。
黑龙江工程学院是此次参会的省外院校,并与高区企业东兴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东兴电子专业生产磁性元器件,制造研发等综合能力位于行业前列,此次主要与黑龙江工程学院在机械制造、材料工程、机器人、电气等专业方面深度合作。“此次活动为企业与省内外院校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学校有人才就业的需求,与我们公司研发生产方向高度契合,期待与更多高校达成更深入的合作。”威海东兴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主要招聘机械制造、自动化等技术人员,跟山东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王丽云表示,企业是全球钓鱼行业综合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随着公司业务扩大,每年都需要招聘不少人才。“高区搭建的这个政校企平台非常好,现场符合我们人才需求的学校很多,大大提高了双方洽谈的效率和质量。”王丽云说。
精准对接,是此次人才合作交流大会的一大特点。在活动筹备阶段,主办方就根据高区产业特色、企业行业属性、岗位需求以及院校的专业特色、学生特点等信息,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为校企双方提供更加精准的匹配服务,也有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高区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举办首届人才合作交流大会,就是要搭建平台,深化校企的合作,让更多的高校走进高区、了解高区、拥抱高区,与高区的企业深入交流,洽谈合作,引导高校毕业生选择威海,选择高区创新创业。”高区科创局副局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李辉表示,将以此次人才交流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让广大青年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的好,为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