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大众日报2版头条以《突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迪尚集团聚力建设垂直生态链平台——服装设计用上AI技术》为题,重磅报道了迪尚集团发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打造国内首个纺织服装垂直生态链平台,争当服装行业“智造”赛道领跑者的经验故事。
10月27日,记者见到迪尚集团3D设计开发部负责人陈首成时,他正与设计师们一起利用AI技术结合3D建模,对欧美客户2024年春夏款衣服设计订单,进行款式设计和虚拟样衣制作。
“我们通过云设计中心,和客户进行远程的互动沟通,无需线下看样、选样和制版,在线上就完成了数字化的3D服装设计、数字化缝制和数字化样品制作,并根据客户意见随时修改版型、色彩、配饰、面料材质等,免去了以前多次打样寄往国外反复给客户确认的繁琐过程,研发周期缩短了近三分之二。”陈首成说。云设计中心,是迪尚集团打造的国内首个纺织服装垂直生态链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中的重要一环。
“对迪尚而言,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迪尚集团董事长朱立华告诉记者,成立于1993年的迪尚集团,与国内绝大多数服装外贸企业一样,起初均是靠拿订单、代加工为生,“那时就是最原始的‘三来一补’,连包装袋、缝纫线、扣子都是人家提供的,利润非常薄,挣的一分一厘都是‘汗水钱’。”
要突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数字化设计制造是必由之路。经过多年持续发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纺织服装垂直生态链平台应运而生,让迪尚集团迸发新动力。
对于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众多且零散的服装行业而言,数字化不只是运用新技术这么简单。如何打破行业内部的“信息孤岛”,打通从服装创意设计、面辅料资源协同到成衣研发的各个节点,是摆在迪尚集团平台建设面前的棘手难题,对于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为此,迪尚集团的平台设计更新和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一直保持“进行时”。
“在平台打造中,我们设计了云设计中心、面辅料平台、柔性制造基地和智能消费应用平台,截至目前,来自全世界的500多个服装品牌、3000多名设计师、4000多家供应商、11个生产基地已‘接入’平台,去年为1000多家单位提供定制服务。”迪尚集团副总经理刘永刚介绍说,平台实现产业链各核心环节的数字智能化,促进了资源、效率和效益倍增。
如同一条线上的产业集群,链上企业在平台上实现了“数字共生”。“举个简单的例子,采购一米布料与采购一万米布料的成本不同,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整合需求后,大大方便企业在采购和营销时精准决策,让产品更有竞争力。” 迪尚集团供应链管理部负责人吴利平说。
如今被世界各地服装品牌商和设计师、链上企业称赞的平台,经历了6年不断“打磨”,投资超1.2亿元,折射出迪尚集团作为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链主企业,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在刘永刚看来,威海市、威海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给了企业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各级领导一直在关注平台建设,多次派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还协助我们申报了山东省优选项目,2023年获批省新旧动能产业攻关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新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三分之二,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业务占出口额95%,产品可追溯率达98%……数字化转型让迪尚集团加快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而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这家出口业务曾占95%的服装外贸企业,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经过近年来不断探索,最终在职业工装领域闯出一片天地,自2019年开始,先后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北京冬奥会等国家级重要项目以及国家重大军工项目。目前,国内销售占比以年均3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实现外贸出口排头兵向“买全球、卖全球”转变。
“现在我们全力将数字化、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融合,成长为主营业务185亿元、每年生产各类服装超过1亿件套、自主研发占比超过95%、销售额年增速15%以上的中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之一。”朱立华表示,下一步,迪尚集团将在持续做强加工制造能力的同时,着力推动主营业务向设计、品牌等价值链中高端延伸,计划在未来3到5年,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推动纺织服装从“制造”向“智造”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