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和碳纤维是高新区的优势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辐射作用。这两大产业,在部分医疗产品制造方面存在交叉关系,2022年,以90后科创人丛海宸为首的几位年轻合伙人,看准了高新区这两大产业的集群优势,把创业重心放在这个交叉点上,入驻孵化园,研发新产品,创业闯市场。
见到丛海宸时,他刚从高新区科创局回来,其所在威海胜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申请一个扶持项目。刚到办公室坐下,又开始为去重庆出差做准备。
去年3月,30岁的丛海宸创业成立威海胜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高新区科技孵化园。公司办公室看似简洁,但谈起自家产品,丛海宸说充满了科技含量:
一款白色的是新型热塑型外固定产品,用于上肢固定,相比目前全世界靠前的产品,它重量轻、固定效果好、孔隙率超过60%,可根据需求贴合佩戴,填补了国内高端固定支具的市场空白。另一个大头产品是碳纤维型外固定产品,别看个头小,重量只有125克,但强度高、抗疲劳能力强,满足患者平躺等生活需要,填补国内无碳纤维型外固定产品的市场空白,价格更是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仅仅一年时间,相继研发生产的两款产品都填补了国内同领域的市场空白,胜洋医疗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我自己都没想到能发展这么快!去年在园区注册成立公司,楼下就可以办理税务、工商方面业务,很方便,这一整年的时间里,我们全身心在搞研发。”丛海宸说。
对于一个年轻创业者来说,企业创新火花不断碰撞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据丛海宸说,胜洋医疗侧重于研发和做技术,像固定器需要注塑工艺,碳纤维材料需要热压工艺,用到的设备不同,如果企业自己来做必须购买大型设备,光设备费对初创企业来说就是沉重的负担,而高新区有很多大规模加工厂可以代工。此外,高新区还有光威等领军企业,公司就近就能买到原材料,大大减轻成本。
在丛海宸看来,高新区的硬环境是其创业地首选,而园区软服务更是让企业轻装上阵。“入驻科技孵化园以来,园区不仅为我们在租金减免、创业培训、财税工商、创业资金等多方面提供了扶持和帮助,还搭建产业链发展平台,帮我们拓宽发展新思路。”丛海宸说,在科技孵化园里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专注练就“独门绝技”,蹄疾步稳拓展自己的创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