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以来,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指示,坚持聚焦“1152”、做强“西展新核心”目标定位,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促产业,从全方位政策体系、多维度平台搭建、专业化配套服务等方面发力,不断加强人才引育创新,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动全区高层次人才数量进一步提升,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聚焦产业需求 聚力链式引才
2022年,博士毕业的于长江来到高新区,就职于国内医疗器械领域龙头企业威高集团。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在企业如鱼得水,威高集团所提供的高端发展平台,以及高新区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完善的人才政策、贴心的政府服务和各项保障措施,都让他坚定了在高新区扎根的决心。
“就拿最近的一件事说吧,我申请博新计划,区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前主动与我取得联系,告诉我可以提前提交材料,他们帮助我修改完善,这让我切实感到高新区对于人才工作的重视。”于长江说。
“订单教育”被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等报道
2022年,高新区紧扣产业需求,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关键“堵点”,全面打造人才发展战略高地,实现了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数量双提升。
在高层次人才方面,突出领军人才项目,以人才工程为牵引,做大增量实现重点突破。全年新增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名,数量全市占比21%,位居第一;新增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名,数量为历年之最,占全市29%,位居第一。
在青年人才方面,用好高校和职教两个阵地,加强青年人才集聚,重点在本地高校学生留威、青年技能人才培育上发力,新引进、培养青年人才3889人,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占全市四分之一。威高集团与驻区高校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的做法,先后被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
强化人才对接 发挥最大效能
2022年,高新区不断做强人才品牌,实现人才对接、作用发挥质量双提升。
依托“英创会”,举办海洋电子信息峰会,推动校企合作项目4个
在强化人才对接方面,依托“英创会”,会同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综合研究中心、海信院等专业平台,举办“海洋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发展大会暨第三届海洋电子信息创新峰会”,邀请行业主管部门领导、高校专家学者等60余人参会,推动克莱特风机与吉林大学张成春团队、未来机器人与浙江大学冷建兴团队等合作项目4个,将全面提升涉海企业技术水平,预计将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
在促进人才作用发挥方面,围绕市人才政策“五进”有关要求,重点组织开展人才政策服务进平台、进高校,先后组织重点企业赴哈工大(威海)、山大(威海)等驻区高校,推介人才政策及企业需求,达成就业合作意向80余个;打造人才服务品牌,汇聚10家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平台以及金融、医疗、教育机构,成立高新区首个人才服务联盟-医疗器械人才服务联盟,先后组织开展人才政策宣讲、人才需求对接等多项活动,服务企业人才200多人,全方位为人才发挥自身作用保驾护航。
厚植人才沃土 赋能人才发展
引进人才是基础,留住人才是关键。为此,高新区在优化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健全制度、完善保障,用服务为人才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实现政策支持、人才选树效果双提升。
在优化政策支持方面,围绕全省“2+N”雁阵格局,正在争取把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全市特色人才集聚高地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争取更多医疗器械产业人才支持政策。制定《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奖励办法》,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引才活力,全年争取省级以上人才支持资金3000余万元。
新北洋董事长丛强滋获第二届山东省杰出人才提名奖
在选树人才典型方面,积极推荐新北洋董事长丛强滋申报并入选威海市唯一一名第二批齐鲁杰出人才提名奖;推荐威高集团作为全市唯一企业代表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单位;对齐鲁首席技师谷大伟、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吕杨等人才事迹在《党建新视线》进行宣传;威高闫顺杰获全省博士后创新大赛金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深挖潜力 强化人力支撑
为提升人才对产业发展贡献度,高新区实施“高端人才领航工程”,围绕医疗器械、打印机等产业链条,建立“企业需求”“人才供给”“服务专员”3张清单,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截至目前,52名高层次人才申报7大类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19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支持,全市最多,创历史最好成绩;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近千个,吸纳应届毕业生324人,完成预期目标的108%,受到科技部感谢表扬。
同时,高新区实施“技能人才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用才主体的主导作用,深化职称评审改革。推进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年内新增备案企业21家,新增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734人,占新增技能人才总数的83%,其中,新增齐鲁首席技师1人、威海市首席技师1人、威海市有突出贡献技师3人。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3场,带动各行业企业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培训技能人才1827人次,全区各类技能人才总量达7.8万余人。
塑造青年人才友好发展生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2年,高新区紧密遵循“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为选择在高新区发展的青年人才提供一片恣意翱翔的天空。
打造青年友好社区
高新区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围绕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示范区,组织企业、园区与驻区高校“双走进”活动6次,着力提升“才聚高新区 智慧向未来”——名校直通车品牌吸附力,组织200多家区内重点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多渠道、多层次招引高校毕业生,累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1.2万余个。截至12月底,新增博士51人,完成率510%;硕士333人,完成率126.62%;大学生3505人,完成率109.9%,四区排名第一;保障各类用工1万余人。
2022年,高新区高标准出台了《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实施方案》,涵盖住房保障、就业创业、健康、教育等13个大方面,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镇街、社区、阵地一体建设,2022年年内已申报青年友好社区4个,青年友好阵地5个,打造了欧乐坊商圈、兴业社区等一批青年友好主场,其中兴业社区作为全市推荐参选全省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并申报全国青春社区,欧乐坊商圈入选山东省首批新兴青年群体聚集区。
组织青年人才参观园区
举办“青鸟看家乡 筑梦向未来”青年观摩活动,让青年对家乡产业集聚的良性发展生态,形成更加丰满的认知;举办高新区校企地青年工作对接活动,与驻区高校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毕业生留威等主题开展对接,归拢青年工作需求,形成工作方案;从管委层面与驻区高校签订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常态化对接沟通机制,有效凝聚校地力量,目前已组织企业、园区与驻区高校“双走进”活动7次,形成“校地联动、协同共建”的留才工作模式,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以合作促青年工作成效。
举办高新区首届“最美青年”评选表扬活动,激励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建功立业;青年友好阵地欧乐坊商圈与山东大学(威海)签订大学生创业培育协议,已有4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办公空间、便捷政务、培训孵化等多样服务,为青年创业引航;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为抓手,广泛推动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打造“青春心向党”团建工作品牌,全年为广大青年提供多样化资源与服务等各类活动1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