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力稳住工业是关键。
山东工业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近年来,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打好“攻”与“守”的组合拳,持之以恒推动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改变了多年来因传统产业所占比重高而显得“步履蹒跚”“后劲乏力”的局面,在新时代征程中不断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求进、进中提质,交出了亮眼的经济“答卷”。
向“绿”升级,传统产业“凤凰涅槃”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更是山东深厚的“家底”。山东从未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并努力在传统制造业发展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坚定不宜推进传统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滚动实施“万企转型”“万项技改”,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持续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让传统产业重塑优势,也让山东经济的跑姿变得轻盈。
一方面,强力推进低效产能转调优化,深入实施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推动七大高耗能行业布局大调整大优化,钢铁行业“两基地四集群”基本形成,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42.5%。另一方面,在生产方式上大力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持续深化工业技改提级、智能制造提质、工业领域碳达峰等行动,去年全省规上工业能耗强度下降5.2%,十四五前三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9.8%。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山东加快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围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命科学、量子科技、未来网络、深海空天等领域,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新型产业领域尽快起势、未来产业领域超前布局,为全国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路。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牵手”可以迸发出蓬勃活力,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可以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作为工业大省,山东正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培育数字时代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工业转型升级插上“数字翅膀”。
例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山东深入实施集成电路“强芯”、高端软件“铸魂”等数字产业十大工程。2023年,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2.06万亿元,增长12.4%;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40万辆,创历史新高。再比如,聚焦聚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统筹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服务数字化,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2023年建成全国首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山东的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首位,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分别居全国第2和第3位。
上月底,山东省政府推出《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第三批政策清单,涉及促进工业稳产增效、加力补齐服务业短板、支持企业稳定经营、提速推进项目建设、挖掘释放消费潜能、全力稳住外贸进出口、提升招商引资效能、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等40条政策措施,彰显了工业大省的“脊梁”担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者、排头兵、弄潮儿”,可以预见,山东必能继续在领题、破题、解题中奏响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作者:威海市委网信办驻村干部 张晓凡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