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座城市,就像认识一个人。天生丽质自然是美,如画山川自然是美,但挖掘潜藏在城市深层的特有的文化元素、人文情怀和内在精神无疑是更为重要的。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威海的美与好背后是厚重的人文底蕴。
日出东方,太阳崇拜其实由来已久。“日出旸谷天下明”“姜太公封太阳神”这样的神话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比比皆是,但是汉武帝却在这里烙下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印记。公元前94年,他率百官出长安,一路东进巡游海上,直至成山头,被“成山日出”这一奇丽自然景观所折服,遂下令修筑拜日台,并留下了《日出入》这首汉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
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
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成山礼日的故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很多文物古迹也已经消逝在风里,无从寻觅。留下的只不过是史书中寥寥几笔和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传说。那么,这类故事和传说到如今还能再引起大家的兴趣吗?对于这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我们又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呢?
前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大圣归来》《哪吒》《封神》等神话主题电影的热播,证明了大家对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浓厚兴趣,关键在于如何表达。后者则是我们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威海作为历史悠久、文脉深厚之地,羲仲宾日、始皇东巡、圣经山的传说、赤山明神的传说、大乳山的传说等历史故事和传说比比皆是,印证着这个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乘着文化“两创”的东风,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挖掘利用:
设立旅游打卡点,塑造文旅IP。通过查阅《地方志》、历史书籍等文字材料,统筹规划整理本地这类历史、神话故事的相关记载、传说,形成相对完整统一的体系,并尽可能地将历史上的故事发生地与现在的地理位置一一对应,塑造文旅IP。例如,针对成山礼日的故事,可以定期定时进行“古礼日礼”再现,构建真实的空间场景,梦回秦汉,营造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旅游氛围,吸引游客打卡观光。
因地制宜,设计文创产品。近年来,随着大众购买力的逐渐上升、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年增加,便携、有趣、有创意的文创产品成为良好的变现与传播手段,成山礼日也应当有能够展现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具体来讲,可以与威海市博物馆、荣成博物馆等深度联动,对当地文物进行普查、梳理和再挖掘,紧紧抓住“日出东方”这一独有的地域优势、“秦皇汉武”两个顶流历史人物,时刻关注动态,搭乘热门影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的顺风车,让文创产品成为讲述威海故事的重要载体。
让历史故事融入城市肌理,构建文化形象识别体系。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城市印象紧密结合,达到提起任何一方就可以想到另外一方的效果,实现流量共享。这样就不能仅仅靠道路命名、单点宣传等表面的方式,而是要实实在在进行文化的深入融合。比如可以设计与成山礼日等历史故事相关的宣传标语、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雕塑,制造高审美、高深度的旅游宣传片、科普视频,并在各个短视频平台投放,提炼礼日精神、厚植历史情怀,在不知不觉间以文化人,在潜在游客的记忆里埋下一颗心动的种子。
泱泱齐风,巍巍海岱。悠悠千载,万象更新。海岱从来多古意,乘着文化“两创”的东风,威海定能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出圈”之路。(作者:威海市委网信办驻村干部 张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