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广电讯: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给当事学生、学生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如何切实有效地防治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是校园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构建防治工作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建立起教育、综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共同参与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强化工作职责,完善防治办法,加强考核检查,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机制,切实为保护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增强防范工作措施。学校把防治学生欺凌作为加强平安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教育引导。夯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分管副校长和班主任直接责任人职责,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性,明确学校相关岗位职责,将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创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让团结向上、互助友爱、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校园中处处彰显。
落实家长监护责任,提升家长处置能力。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自觉发挥榜样作用,切实增强对孩子的管教,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对于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增强学生防范意识,避免遭遇校园欺凌。学生防范欺凌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进行主题教育来实现。不能简单粗暴地宣布严禁做什么、做了什么就怎么处理,要唤起学生的反思和共鸣,从而实现学生人格的成长。正所谓“三思而后行”,学生要学会在更大的背景下去考虑自己的行为,激发起自己乐观的思想情绪,增强自己挫折容忍力和心理承受力,学会理智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