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被誉为“寒冬第一鲜”的牡蛎,陆续进入收获季。在威海,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乳山牡蛎”,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凭借着严格的品质把控和品牌打造,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乳山牡蛎”的品牌价值已达193.85亿元,位居国家地理标志牡蛎品牌价值排行榜榜首。
近日,记者来到乳山,走进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生产销售企业,参观加工车间里牡蛎的“净化之旅”,感受企业“猛猛出货”的繁忙景象。
从散养到园区集中,乳山牡蛎“抱团”焕发新生机
天气转冷,乳山牡蛎也迎来了最肥美的季节,进入产销旺季。位于乳山市南黄镇西浪暖村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里,一派繁忙:满载牡蛎笼的叉车穿梭不息,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工具,将刚上岸的牡蛎进行初步处理。不远处的净化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进行净化与分拣。
为推动牡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改善因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乳山打造了西浪暖等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一改传统分散生产模式,进行集中规范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示范区的建立,为牡蛎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管理、标准、运营全部统一,养殖户告别了过去的散乱状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益。养殖户刘涛熙就是受益者之一。
刘涛熙养殖了3000亩牡蛎,园区建成后便把倒笼、暂养、清洗和加工业务全部搬了进来。刘涛熙说:“现在大家都集中到园区,示范区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管道和牡蛎壳处理设施,环境大大改善。”
除了环境改善,示范区的建立还为养殖户们带来了更多实惠。资源共享、调配货种、合作交流更便利,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现在,每天物流公司都会按时派人过来,帮我们发货,这样就不用自己去找物流了,省时间还降成本。”刘涛熙满脸喜悦地说。
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成功运营,不仅让养殖户们尝到了甜头,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增收。南黄镇东珠塂村村民孙女士在园区工作多年,每个月根据工作时间不同,可拿到5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工资。孙女士说:“农忙的时候我就回家务农,闲的时候就来园区打工,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示范区同步配套完善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装卸平台区、清洗加工区、育种研发区、码头港池等功能分区,实行牡蛎育苗、养殖、收获、暂养、冲洗、加工、出售一体化运营,不仅优化了海岸带环境,更为从业者提供更优质的经营平台,为“乳山牡蛎”品牌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端鲜活牡蛎卖得火,一天出货100吨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量订单,牡蛎企业纷纷甩开膀子加油干。11月25日,记者在位于海阳所镇的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加工、包装、发货。运输车往来周转,来自海洋的鲜味,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进入11月,每天的出货量都有100吨,一个月能卖近3000吨。”企业副总经理赵浩男说,随着“双十二”“元旦”等大促节点临近,单量还会更多。目前,企业的产品大部分供往山姆、家家悦等商超,还有一部分走批发零售、餐饮店、料理店等渠道。
从大海到餐桌,牡蛎历经了怎样的旅程?记者来到园区净化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约20米的自动化清洗线。“从海区运回来的牡蛎,先通过高压喷淋、毛辊清洗机,第一遍洗掉壳上的泥、藻类。”赵浩男介绍,之后牡蛎还要经过人工第一次质检、智能化分拣、入筐、无菌海水循环净化、二次清洗、二次质检6道程序,才能走下传送带,包装、发货。
净化池里,一只只牡蛎正享受着“沐浴”时光。打包前,它们都要历经48小时深度净化。“这水可不一般!”赵浩男打开了话匣子,净化用的是无菌的循环活水,可以杀菌消毒,机组在后台控制温度、盐度,提高牡蛎代谢,让牡蛎吃的藻类转化成糖原,鲜度更高。“净化池一共27个,最多可同时容纳300吨牡蛎在这‘洗澡’。”赵浩男说。
放眼整条产线,程序虽多,却只有不到20名工人。除了两次质检环节需要人工,大部分都能靠自动化设备解决。这条自动化产线是企业和上海的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有了这个“神器”,牡蛎加工效率大大提高。比如智能化分拣环节,分拣机自动将牡蛎“分类”,从一两到八两,8个规格。
灯塔水母定位于做高端牡蛎,从源头的苗种管控、养殖方式、周期把控,到加工、包装等各环节,建立一套完备的体系,不断提高产品品质。这几年,随着“乳山牡蛎”名气越来越大,赵浩男深知,这个产业能做强靠的不是走量,而是以品质取胜。除了鲜活牡蛎,灯塔水母也在持续拓展延伸牡蛎的产品种类,形成液氮半壳牡蛎和即食牡蛎等产品线。“产品是核心,我们要继续拓展产品类目,提高精细化程度,拿出多样化的产品‘找’客户和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赵浩男说。
眼下,灯塔水母正在扩建厂房,筹备海洋食品深加工项目。“新项目已进入设计施工阶段,可以生产120款速冻半壳牡蛎产品,计划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赵浩男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 殷玉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