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姚家圈村,凭借18.7个足球场大小的草莓西红柿种植园,成了十里八乡的“果蔬种植明星村”,吸引大批采购商纷至沓来。
“再有个把月,草莓西红柿就迎来收获季。到那时,客流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俺们村产的草莓西红柿也将被端上全国各地餐桌。”看着棚内绿里透红的草莓西红柿,驼峰岭高效特色农业建设推广项目负责人史鹏飞满是期待。
村民正在查看西红柿长势。纪哲/摄
位于驼峰岭山脚下、石家河穿村而过的姚家圈村,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果蔬种植优势。尤其是几年前,草莓西红柿依托独特的酸甜口感,迅速成为市场“宠儿”,加之售价是普通西红柿的一倍多,姚家圈村瞅准商机,探索起草莓西红柿规模化种植。
“在调研考察基础上,我们上新建设集中成片设施蔬菜标准化园区,专门从事草莓西红柿的种植、销售。”史鹏飞介绍,按照边建设边种植边探索的思路,共计划架设钢结构日光温室大棚36座,相当于18.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不仅种植面积大,种植模式也来了一场革新:棚内充分配置各类高科技设备,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举措,严控西红柿生产环境、产量品质,保持其市场优势。
近日,记者走进已投入使用的草莓西红柿温室大棚。单看外观,并未感受到差异与“科技感”,然而,当撩开门帘进入棚内时,现代化农业种植景象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大棚一角,一个显示屏上面实时展现棚内各项环境数据,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这些数据由分布在棚内的传感器收集,可以帮助实时掌握西红柿的生长环境和信息,并上传到省市两级农业平台,经过专家分析后,为我们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史鹏飞介绍。
同时,大棚还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传统模式种菜基本是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营养成分也把握不准,而这套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用水更加精准,营养调配更加平衡,确保西红柿“吃饱喝足”。待所有大棚全部投入使用后,年产量能达到100万斤。
除此之外,该项目还被植入“振兴因子”。“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吸纳农民参与种植、服务等百余人,推动周边电商、物流、仓储、加工产业发展,成为带动效益突出的现代化蔬菜示范园区。”史鹏飞表示,随着大棚建设的持续推进,还将在种子选育、种苗和品牌推广等领域全面发力,推动建成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将姚家圈村打造成“西红柿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