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芜湖造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设速度再次“刷新”——办公楼维修及船体综合车间、综合仓库基础施工基本完工,明年3月份计划竣工投产。据了解,项目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50亿元。
今年以来,经区全面实施“1369”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深入实施“1+9+9”项目推进计划,培育壮大海工装备、临港物流、创新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90个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前三季度,经区生产总值284.7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3亿元,同比增长5.6%;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5.2亿元,同比增长100.2%。
存量变革、增量崛起 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带
眼下,位于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5号码头区域,停靠着一个多功能海上服务平台和三艘在建船舶。目前,企业已实现造船产品从常规船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转型升级。
“我们现在有17艘高端客滚船订单,合同金额150亿元,生产周期排到了2028年,订单数量位居世界细分领域第一。”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7.5亿元,比去年增加10亿元。今年,企业已实施总投资6亿元的升级改造项目。
骨干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为抓好存量变革,经区制定骨干企业膨胀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科技赋能、数字赋能、资本赋能和梯次培育力度。今年,经区3家企业营收将突破30亿元,拥有4个市级重点膨胀项目和2个重点后备项目,全年升规纳统单位达到118家以上。
而聚焦增量崛起,经区今年重点实施总投资295.7亿元的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90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90%。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129.3亿元,当年可完成投资60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创新高。
泓淋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计划2024年年底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投产,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莱特高端游艇二期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实现产值2亿元,计划2024年年底前投产运营……通过“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中韩自贸区产业园的高端装备制造区正逐步成长为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集群,这里已经聚集豪顿华、赛科泵业、华东数控、百圣源等一大批制造业骨干企业,高端产业聚集带已经成形。
专业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如今,经区已经打造了中韩自贸区实体产业园、海工装备产业园、临港物流产业园、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都市新型精致产业园、泊于工业园六大园区。
“经过三年的持续建设,园区基础配套基本完善,已全面进入产业培育期。”经区项目推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内奇瑞芜船等总投资220亿元的45个优质产业项目正抓紧建设,乐家激光传感器等18个产业项目年内投产运营。未来3到5年,园区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在经区中部隆起先进制造业高地。
抓龙头、强支柱 29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目前项目7.1万平方米的车间及研发区域主体已全部完工,我们有信心在威海打造北方最大、世界一流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海底电缆生产基地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工启动后经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全程保姆式服务保障。
山东电工电气项目是经区招大引强的生动缩影。在去年得知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布局新能源、海上风电的计划后,经区成立专业招商团队对接,在6个月内数次修改方案并进行20余趟互访洽谈。最终,仅用半年时间签订投资协议,该项目也成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重组成立以来的首个重大投资项目。
“龙头”落地后,经区又迅速制定招商图谱。广拓渠道搜集招商信息,主动对接中国疏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等专业协会,向海工领域上百家会员单位广发“英雄帖”,锚定产业链企业重点出击。
“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引领作用,构建招商促进中心与3家国有企业、多个区直部门协同联动的‘1+3+N’招商体制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效率提升。”经区招商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高端船舶、海洋工程、风电设备、配套零部件制造项目招引为主攻方向,经区以盘活码头资源为着力点,促成山东电工电气海缆基地、芜湖造船绿色海工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筑基产业发展龙头。
依托奔腾港码头及腹地资源,经区加速港口腹地提档升级,布局海上风电新能源运维装备、运维母港及海工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吸引云洲无人船艇、海潮船舶配件制造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
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经区突出抓龙头、强支柱,持续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呈现出产业聚集蓄势赋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良好态势。目前,经区已促成投资20亿元的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22亿元的招商局金陵船厂增资、10亿元的泓淋电力新能源产业园等29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约139.7亿元,落地项目同比提高45%。储备投资12亿元的高端功率器件及半导体产业园等30个重点在谈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