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主题环翠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环翠区将抢抓机遇,牢固树立“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工作导向,在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扎实做好“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文章,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新局面。
抓集群、聚链条、增动能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环翠区委常委、副区长张元波介绍,环翠区将坚持抓集群、聚链条、增动能,推动工业园区、中心城区、远遥湾区、乡村片区协同联动、融合发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工业发展聚集区,环翠区将瞄准“专精特新”方向,打造1至2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化园区。同时,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用好用活“链长制”“园长制”,推动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力争落地引擎性项目10个以上,实施好宏信智能版基生产线等29个高端产业项目,打造“支柱型”、战略性产业集群。
打造都市经济引领区,环翠区将狠抓新建楼宇打造、存量楼宇盘活,力争年内打造集约化、特色化楼宇2座以上,税收过千万元楼宇达到50座以上。突出抓好总部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等高端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培植;做大做强现代金融业,依托财金中心等优质载体,聚力引进银行、创投基金等金融机构,打造新型区域性金融中心。
打造海洋经济核心区,环翠区将进一步优化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运营机制,用好高校院所、国家部委等力量,高标准做好湾区规划,坚持海上、岸上、岛上及产业承载区一体统筹,形成直观发展蓝图;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招院引所“四招四引”行动,让客商进得来、让项目留得住、让企业发展好。
此外,环翠区还将以乡村振兴十大样板片区为载体,加快实施里口山乡村会客厅等56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持续深化“两清三化”行动,深度发展都市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年内每个涉农镇街新打造示范项目2个以上。
打好“组合拳” 强化要素集成保障
今年,环翠区将扭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好科技创新、项目引建、需求拉动“组合拳”,争创新优势、挖掘新潜力、蓄足新动能。
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环翠区将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确保年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稳定在500家以上。健全完善省、市、区三级创新研发平台培育机制,年内新增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全年达成产学研合作40项以上,确保实施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20项以上。
环翠区还将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深化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助商,加强对接世界500强、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强化制造业和外资招商,力争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个,外资过千万美元、内资过亿元项目12个以上。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机制,紧盯上级政策,积极争取政策红利,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同时,环翠区将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金线顶商旅综合圈等高端商贸、文旅项目建设,开展好文旅惠民消费季、沙滩音乐节等活动。深入开展稳定外需行动,持续拓展“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做精做优“深耕日韩”文章,支持魏桥智信等重点外贸企业扩大规模,推动威高物流海关快件监管中心提升业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云外包等新业态、新模式,引导纺织服装、渔具等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发展,争创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跨境电商主体2个以上。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构建绿色发展格局
今年是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在生产方面,环翠区将全面落实省、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谋划推进好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依托蓝贝海洋科学中心等载体平台,以海洋电子信息和海洋智能装备产业为方向,对接优质企业、高校院所,力争更多高端涉海项目、科研团队入驻湾区。
同时,依托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中节能环保等园区载体,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进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项目,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深入实施能效提升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鼓励企业研发应用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年内新增市级绿色工厂2家,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生活方面,环翠区将实施城乡“全周期、全时段、全覆盖”精细化管理,用好中德生态示范城市金字招牌,确保新开工民用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健全完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高标准建设垃圾分类房38座,深入开展好无废机关和绿色家庭、社区、学校等创建活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在生态方面,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领域污染防治,确保省控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海洋生态方面,坚持海、湾、滩、林、岛、礁一体谋划、协同保护,全面提升近海生态环境品质。
提标、均衡、兜底 不断加强民生服务保障
聚焦低保、特困等弱势群体,环翠区将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打造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同时,聚焦难点堵点淤点痛点,通过解剖麻雀、敲开核桃,联合用力、集中攻坚,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