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同步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全面启动。
统筹开展“三城联创”,这是威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久久为功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结果;启动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是威海为自己定下的更高目标、对人民许下的沉甸甸承诺,更是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内在要求。
过去一年,我市积极探索,争当先进、争做示范,“全龄友好”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2023年,按照市委十六届三次全会部署和政府工作安排,我市将紧紧围绕实现群体共富、城乡共富、区域共富、物质精神共富,统筹推进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上持续用力,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先行先试 一体融合推进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
威海探索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的历程,是一部矢志不渝为民惠民的奋斗史。
2021年第一时间响应全省域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号召;2022年提出打造能级优、品质高、活力强的老年友好型城市,同步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一直以来,敢于创新、敢打硬拼的威海人,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在精致城市建设中积极回应各年龄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努力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生活环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2年2月,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的目标任务,并将“人民全生命周期需求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作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具体目标之一。
随之,我市扣响了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的“发令枪”: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工作。高点定位、协调联动,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逐步纳入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和精致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创新成立“威海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专班”,下设青年友好、儿童友好、应对老龄化3个工作组,专班统一指挥,多部门高效联动,围绕“一老一小”做好持续保障,全力解决青年发展的后顾之忧,努力打造有内涵、有温度、有活力的全龄友好型城市。
主动先行先试,先后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等政策文件,分领域探索我市儿童友好、青年友好、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标准或指引,推动更多“威海标准”上升为省级、国家标准。
组织领导、全域覆盖、制定标准、项目推进、资金保障、综合评价……一套套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陆续出台,一项项行之有效的推进举措相继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儿童友好从“理念”变为全域铺开的“实景”——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十四五”规划,并连续三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六大领域,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安全保护提升、空间建设、文化宣传、健康保障服务等系列配套行动,让儿童友好不仅“有尺度”更“有温度”。
青年友好构建起“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国首创、全省率先探索制定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标准,在工作机制、政策制定、项目载体等方面形成制度性约束,以55个核心指标积极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威海样板”。
老年友好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发布《威海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全省率先实现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集中托养服务全域覆盖,环翠区、乳山市成功争创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市、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全覆盖,2处社区被命名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16处综合医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项目化推进 打造全龄宜居的生活空间
全龄友好,对建设城市空间、构建城市生活体系提出了更精细、更科学的要求。
打篮球、攀岩、玩滑板……在环翠区竹岛街道星乐公园,供孩子们运动休闲的游乐设施多种多样,与之邻近的“儿童友好型社区”海源社区里,专属于孩子们的无人机科普课堂、趣味运动会不定期开展。2022年,我市将“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关心呵护下一代健康成长”列为市级重点民生实事,规划建设的10处儿童友好社区,已全部改造完工。
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威海不刻意追求“高大上”,能解决问题的“平实小”才是关键。我市以项目化推进机制,聚焦养老托育、医疗服务、住房保障、文化教育等民生关注重点,建立“十四五”时期社会领域项目储备库,涵盖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7个领域106个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补短板、优服务、造亮点。
“一老一小”,托起全龄友好的两端。
见微知著,友好源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儿童友好城市LOGO,这是城市俯下身,倾听孩子们想法的鲜明注脚。我市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全领域、全系统打造儿童友好幸福场景。去年新建10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10处市级育儿示范机构,累计建成儿童友好创建单元132个,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幸福扑面而来。
老人的急难愁盼,是社会的共同关注。为让老人们住得舒心,我市开展“进社区、进小区、进设施”专项行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为让农村老人吃上安心饭,新增农村老年餐桌256处,完工率275%。一件件落地的具体实事,绘就了老人们有保障有质量的幸福康养生活。
为让青年人才感受到城市惜才的热度、留才的温度,我市实施青年安居工程,打造公益性“青年驿站”14处,在全市设立青年人才公寓向来威就业大学生全面开放;出台三大青年政策礼包,重点解决青年在住房、教育、就业、健康、婚恋等方面的问题,消除青年来威留威创业就业的后顾之忧;环翠区(含高新区、经开区、临港区)、文登区入选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37个镇街、44个社区、38个单位正在分类打造青年发展友好镇街、社区、阵地。
通过服务体系、体制机制、要素支持、业态模式、环境建设等多环节的系统集成创新,越来越多的“威海经验”“威海模式”被创造推广。去年以来,我市青年友好相关工作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推广,我市先后参加中日青年对话会、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云讲坛”等活动并作主题发言。在去年联合国“世界儿童日”主题点亮活动中,我市在224处城市标志性建筑点亮蓝色光灯。作为全国第4个连线城市,出现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直播间。成功争创2022年度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创造出养老服务“威海经验”。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 让城市更具发展活力
全龄友好型城市,不仅包容、温暖,更应该充满创新、活力四射。
日前,《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公布,威海从全国691座城市中脱颖而出,位列百强榜第48位。这是威海第二次入选“人才吸引力排名”50强。
青年有发展,城市有未来。
硕士毕业的赵栋毫不犹豫选择来到威海创业,成立鸣川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政府为其提供了4000平方米免费车间和800万元的“人才贷”,并帮助他用短短三年时间,将企业培育成为省瞪羚企业。这让赵栋坚信当初选择的正确,并坚定了扎根威海的信心。
政府“搭台”,青年赴约。围绕培育就业创业沃土,我市深入开展“选择威海 共赢未来”“青鸟计划 汇聚威海”等招聘活动,出台保高校毕业生就业10条措施,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积极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扶持,通过制定一整套择业就业全周期服务政策,让宜居宜业的威海更有底气成为青年的向往之地、成就之地。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纳为工作重点,并明确提出在青年就业创业、安居保障方面出台支持措施。下一步,我市将在服务青年择业就业、创业乐业上持续发力,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加强政策创新、赋能青年建功,推动出台一批务实管用、含金量高的支持保障措施,在镇街、社区、阵地建设和功能优化上为一线青年搭台赋能,营造关心青年、支持青年的良好氛围,倾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奋斗之城。
全龄友好,重在长效。市委十六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健康威海行动,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这为我市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市将有针对性地谋划实施一批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群众欢迎的友好项目,打造一批亲子文旅品牌和实践场景,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龄友好的威海,正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奋力奔跑。友好活力的城市气质,温暖感染着每一名扎根这片热土的奋斗者。(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世超 孙艺嘉/文 刘志鹏 纪哲/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