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辉煌 发展 挑战——以海兴城 谋划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4-10-24 10:27:52   来源:威海传媒网   

在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中,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正逐步打造海洋产业经济带,实现以海兴城的战略目标。

四十年来,山东以开放为引领,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深化国际合作,海洋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日益显著。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辉煌历程为基石,山东在用好海洋资源、汇聚蓝色动能、全力打造海洋产业经济带方面成就斐然。

从青岛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到烟台、威海等城市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山东的海洋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

全省15个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7620.4亿元,同比增长7.9%,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等六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发展不仅得益于山东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源于山东人民敢于开放、勇于创新的坚定信念。

产业经济带  绘就发展新蓝图

以海兴城是山东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海洋产业经济带的打造,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通过发展海洋渔业、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海洋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海洋文化旅游、海洋科技研发等。

青岛作为海洋产业经济带的重要城市,其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八大关的万国建筑、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举办了十多届的威海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系列赛,美丽的大海、细腻的沙滩、沿海具有挑战性的赛道,每年都吸引着世界铁人和体育爱好者以及游客在秋日来威海观赛旅游。借助海洋资源优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升了城市国际知名度,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从海洋渔业到海洋旅游业,从海洋运输到海洋服务业,山东的海洋产业经济带正在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蓝色动能  引领产业升级

海洋是山东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山东深刻把握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律,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从传统的渔业捕捞到现代的海洋生物医药,从海洋工程装备到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山东的海洋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科研平台的建立,为山东海洋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海洋科技发展贡献了山东智慧。

绿色发展  守护蓝色家园

在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山东始终不忘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率先在全国建立全海域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对海洋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严格保护,有效遏制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行湾长制、深化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等污染防治,确保海洋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推动海洋产业绿色发展,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在海洋新能源方面,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海洋产业集群,为海洋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辉煌的背后也隐藏着挑战。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去研究破解。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山东半岛沿海各地方仍是传统产业多、初级产业多、低端产业多、资源消耗型产业多,而新兴产业少、高端产业少、高附加值产业少。

2016年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仅为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第8位;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链条偏短,关联度不高,精深加工比例偏低,高附加值产品不多。海洋生物产业虽然总量全国第一,但增加值仅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4%。”层次偏低的产业结构,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加重了环境污染,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质量效益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的重要原因。

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

高层次人员的缺乏是山东半岛沿海各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创新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明显不足。人才结构以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基础性学科为主,应用型技术开发人才以及复合型管理人才匮乏,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不够多,人才队伍稳定性欠佳。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且渠道不够顺畅。同时对人才的奖励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新旧动能转换的挑战

传统的海洋产业如渔业、盐业等,虽然仍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增长潜力已逐渐耗尽。而新兴的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虽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增速较慢。

以青岛为例,虽然青岛的海洋新兴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青岛的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船舶制造业虽然具备一定的研发优势,但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聚度、关联度低,难以形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

融合发展缺乏实质性突破

山东半岛沿海各市应是一个纽带,将区域内各个城市或经济实体有机地连接起来,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使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优势互补,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前几年各市之间竞争多、合作少,竞争性超过互补性,特别是在产业协作方面,由于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明显,发展特色缺乏。主要是缺乏全省整体区域战略层面的利益协调机制,区域统筹协调的文章仍大有可为。

未来山东继续以海兴城打造海洋产业经济带,在空间布局上坚持龙头引领、湾区带动、海岛协同、半岛崛起、全球拓展。泛胶州湾黄海经济带,以胶州湾为核心区域,重点布局海洋新兴产业、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泛莱州湾渤海经济带,以莱州湾为核心区域,重点布局海洋生态渔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海岛协同方面,长岛及烟台岛群重点发展海洋生态牧场、海洋旅游业;威海岛群提升海洋文化旅游品味;青岛岛群发展现代化港口物流等;日照岛群发展深远海智能化海洋牧场;滨州岛群建设黄河三角洲海岛保育示范区。半岛崛起则将山东半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蓝色经济示范区和世界知名的半岛城市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新时代对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按照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经略海洋意识,探索人海和谐、海陆并进、彰显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培育蓝色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凯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颗樱桃引发的传播变革 评2023威海(文登)昆嵛山樱桃文化节中的全媒体传播
下一篇:最后一页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2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hcmw200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1-5191950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