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音……(压混)】
走进位于威海文登区东20公里处的天福山,这里群山拱卫,林木茂盛,鸟语花香,山泉甘冽,环境幽雅。在天福山革命遗址管理所副所长于洋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天福山起义旧址,推开位于半山腰的一座茅草屋大门,栩栩如生的模拟蜡像我们仿佛又看到了80年前起义前开会的情景。于洋:
【录音:起义当天,几位领导人在这个屋里举行了特委扩大会议(开门声)。现在的这个屋里有一组泥塑,反应当时开会时的情景。这位站立者是理琪。吕志恒、林一山、李子辉、丛桂滋、张修己、张修竹和柳运光,他们是胶东特委的委员。】
1937年7月7号,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继侵占北平、天津等城市后,一路沿津浦线直下山东。就在胶东革命形势岌岌可危之际,后来成为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的理琪带着党的指示,匆匆从济南来到天福山下的沟于家村。当晚他便组织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在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张修己的小儿子张言滋至今仍然居住在沟于家村,虽然时隔将70多个春秋,但天福山起义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张言滋仍记忆犹新。
【录音:预备会议就在我这个老房。理琪来了以后,就在这成立了胶东特委。所以这个地方也是天福山起义的发源地。这个所有的预备会议和整个的活动,都是秘密的,晚上来、走、来、走。】
1937年12月24号,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威震胶东的抗日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爆发,胶东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成立,拉开了胶东武装抗日救国的序幕,天福山成为胶东的“井冈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此,抗战的烽火在胶东大地熊熊燃烧起来,威海起义、埠柳乡校起义、黄山起义、古迹顶起义等相继爆发,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活跃在威海城乡。
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艰苦的阶段。11月8号,日本驻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茨秘密飞到烟台,密谋对胶东抗日中心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大扫荡。11月23号,日本海军、空军、炮兵、骑兵、步兵以及伪军2万多人联合作战,完成了对马石山20多平方公里周围地区的拉网合围。疯狂的敌军对手无寸铁的群众进行大肆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亲历者抗战老战士丛笑难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形:
【录音:十七团的七连在马石山的东坡发现山沟里有被围的群众,营长孙涛同志叫部队停止了突围,就给战士讲了这么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他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啊,今天晚上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突围,置群众的生死于不顾,那么即便我们能够活着出去,我不知道以后,你们七连有何面目再见胶东父老。】
这天晚上,胶东五旅十三团七连的十名战士在班长王殿元的带领下,完成军需物资押运任务,正巧路过马石山,看到山上的情景,十位战士停了下来。他们利用山沟的有利地形,三次进出包围圈,分批组织1000多名乡亲安全脱险。当他们第四次返回马石山时,日军发起了总攻,战士们顽强阻击,有七人战死在通往主峰的路上。班长王殿元和其他两名战士退到主峰平顶松下时已弹尽路绝,日军蜂拥而上企图活捉。王殿元等3人砸毁枪支,并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壮烈牺牲。丛笑难老人说,这十名战士后来被誉为马石山十勇士。
【录音:不光是有一个十勇士,这个十勇士是济南第一团的,还有很多的英雄群体。】
军民鱼水情,合力抗倭寇。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1945年8月23号抗日军民收复威海卫。威海卫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收复的第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