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一周年:新城崛起
2014-11-26 14:58:44   来源:威海传媒网   

     2013年11月20日。

    伴随国务院设立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国家级临港区崭新出发。

    新起点,新平台,新作为。

    一年来,踏着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的强劲节拍,和着产业强市与工业带动的激扬旋律,临港区在探索中前行,在奋进中收获。

    这是激情燃烧、务实奋进的一年,自我加压,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临港人用实干诠释梦想,用汗水浇灌蓝图。

    这是砥砺前行、成绩斐然的一年,谋局城市化,布局大项目,临港新城崛起。

 

    新机遇下的思想嬗变

    一个录音笔、一支笔、一个记事本,这是孙瑞康一年来随时装在身上必备的“三大件”。

    作为临港区经济发展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随时到企业走访服务,是孙瑞康的工作常态,而这“三大件”则是他服务好企业的“法宝”。“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我们的思想要升级,工作要求和标准更要升级,服务发展任务更重了。”孙瑞康说。

    “数控、钳工等专业技术用工缺口194人。”“企业供气缺口3吨,需要协调”……这样的信息在孙瑞康的记事本里密密麻麻。这一个小小的记事本,也正是临港人激情创业、加速发展的缩影。

    回望2013年11月20日,当收到国务院同意设立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时,举市振奋——这不仅仅意味着威海又增加了一个“国字号”开发区,更标志着经过8年创业、承载威海工业振兴重任的工业新区,面临着全新转型的历史性机遇。

    市委、市政府对临港区寄予厚望:努力成为全市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引领区,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的聚集区,以港兴市、联韩兴威的排头兵,全市营商环境的典范。

    面对厚望与重托,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兴奋与喜悦,迅速化为临港人高点奋进、干事创业的激情。

    置身发展高起点,临港人并未因此盲目自大,而是在内心深处更加审慎地“自省”—— 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不高、城市发展滞后,这些都是制约区域崛起的“短板”。

    “如何使发展理念顺应国家级开发区的内在需要?”“如何使产业水平达到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要求?”“如何使软硬件环境达到国家级开发区的整体水平?”

    面对这一系列全新课题,临港人首先将思想解放提升到了“国家级”的层次上——要在全国200余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坐标中衡量自己,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面对更强的竞争对手,以实现更大的发展跨越。

    奋勇争先,自我加压,全力赶超。临港人置身于全域威海的大平台上谋划发展,主动在“国家队”中对标找差、争先进位——

    着眼全市产业布局,临港区始终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区。

    着眼全域一体发展,临港区主动对接周边区域板块,全力打造城市化发展突破区。

    着眼科学和谐发展,临港区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根本落脚点,全力打造现代化幸福威海先行区。

    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临港区发展定位和工作指导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坚持“产城互动、三生共融”,一手抓产业化发展,一手抓城市化建设,科学调整区域发展规划,以草庙子镇核心区为先导,高点定位,重点突破,辐射延伸,实现由单一工业园区向功能完善的综合城区转变。

    一年的砥砺与奋进,临港区干部群众不负重托、步履坚实:前三季度,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16%,实现经济质量效益与规模速度同步提升……
 

 新平台上的产业转型

    虽然天气转冷,但威海多晶钨钼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猛进的心中却暖意融融,因为在去年7月开工建设的高性能钨钼材料深加工生产项目厂房已建设完成。

    这处建有7500平方米研发中心和15000平方米新厂房的大项目,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快速建成,正是对加快推进产业崛起“临港速度”的生动诠释。

    产业兴,则城市兴。

    站在国家级的新平台上,作为承载威海工业振兴重任的临港区,必须要在产业强市与工业带动战略中有新作为。

    重新审视区内产业发展实际,综合分析区域产业基础,临港区清晰地认识到,必须坚定不移把产业作为立区之本,积极推动产业转型。

    守着近十年积淀的产业基础,临港区开启了由多而散向高而尖的产业转型,走上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

    产业转型,首先支持传统骨干企业膨胀。

    从10月开始,一批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不断搬进威达集团省级夹具工程实验室。这里,将成为威达集团解决技术难题、突破国际技术垄断的中枢。不仅如此,依托技术创新,威达集团今年新上了两个技改项目。

    这是继三角集团国家工程实验室后,临港区新增的又一企业创新载体。

    推动骨干企业膨胀,激发出临港产业由分散式向集群式发展转型的力量:区内的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文体休闲用品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快速升级,新材料及制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举推进。

    在国家级这一新平台,临港区深切地认识到,产业的崛起必须改变以往拼土地、拼资源的简单做法,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理顺机制、搭建载体、强化服务……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因子,临港区不遗余力,做足文章。

    顺应企业创新需求,举办首届产学研合作大会,80家企业与30多家高校院所成功牵手,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长期战略合作联盟;

    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建成启用科技孵化器,21家高成长性企业入驻;

    创优企业融资环境,设立政府增信、银行放大的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支持成立区内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产业转型,临港区既重存量的做强,更重增量的优化。

    从今年7月起,临港区渔具博览城门前的车辆就一天天多了起来,威海及全国制造的各品牌渔具,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而在一年前,同样是这片区域,同样是这片厂房,却因原有项目经营不善,门可罗雀,一片萧条。

    在土地指标如此紧张的时期,寸土寸金的临港区瞄准存量资源,要空间、要效益。他们加大对闲置土地和厂房的清理力度,对长期圈而不建、建而不用的项目清理、腾挪,力求每一寸土地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渔具博览城由此应运而生,并成为威海生产性服务业的一大亮点。

    临港区称渔具博览城的运作是“腾笼换鸟”。一年来,通过这种方式,10余个圈而不建、建而不用的项目被盘活。

    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面对自身对发展的强烈渴求,临港区对招商引资却表现出难得的理性。

    “宁可留白,不留遗憾”——这是对科学发展的深刻理解,更是对这片发展热土的高度责任。

    临港区没有一哄而上招项目,而是向择商选资转型,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最优质的项目。

    放眼临港区,优质项目比比皆是,引领着产业向高端转型:由美国500强企业投资的开泰体育用品制造(威海)公司生产的高端滑雪设备,90%以上出口北美和欧洲;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碳纤维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多晶钨钼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钨丝、钨铼棒丝、超细晶钨棒材等产品国际领先……

    与工业发展提速同步,临港区的服务业项目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家居建材、五金机电、钓具博览、韩国商品、汽博城、威海特产等六大专业市场在临港区落地生根,不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和商机,也为这座新城注入了深厚的产业内涵。
 

新格局下的城市化实践

    11月13日,临港区今冬明春城建重点工程集中启动,市政基础设施、核心区开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配套一体化工程等六大类重点工程,拉开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大幕。

    临港区对推进城市化的愿望从未如此迫切。

    “有区无城”,这曾是临港区成立之前面临的最大窘境。

    置身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处于“两轴支撑”向南延伸一轴的重要节点和一体化发展中心地带的临港区,战略地位凸显。

    临港区对城市化有着清晰的定位和方向:将“地利”转化为新城崛起的内驱动力,主动对接周边区域板块,全力打造城市化发展突破区。

    临港区下决心补齐城市化短板,对城市化进程作出科学的规划:率先突破核心区,把拳头握紧、把中心做实,再由内向外、层状外扩、辐射延伸,实现北与市区、南与文登区的有机对接。

    规划既定,设施先行。

    临港区对城市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决心一次下足、投入一次到位、效果一次成型。

    在北京工作的王威,每年都要回到位于临港区蔄山镇的家中看望父母。今年十一期间,当他驾车驶出青威高速时,临港区的变化让他深深震撼:原本有些荒凉的公路两旁被精雕细琢的城市绿化景观所替代,行驶其间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园林之中。

    “年年回来多少都能看到家乡变化,但今年的变化着实让我吃惊!”王威看到了家乡城市化发展的大魄力和大决心。

    一年的时间,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临港区投入10多亿元,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303省道和江苏中路绿化提标,202省道南延与文登成功对接,一河两岸建设让城市雏形初现,草庙子立交桥即将开通,成为威海的又一交通要道……

    全面打通对接主城、联动周边的骨干路网,打造对标城区、功能完备的配套设施——在主动融入一体化、服务同城化中,临港区实现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大幅提升。

    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加快农民向市民、农村向社区的转变,临港区成绩斐然。

    不久前,草庙子镇林泉村居民李培花通过摇号抽到了2套楼房:一套自己住,稍大一点的留给儿子结婚。“终于住上楼房了,新房水电暖气齐全,真像做梦一样。”李培花说。

    同一天,共有6个村的885户居民,分得1266套住房,将于年内分别入住到林泉和徐家沟两大社区。

    而早在今年6月份,草庙子镇贾家庄村的孙晓华,也与40余户村民一起搬出了低矮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她的城市梦真的圆了。

    在推进旧村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中,临港区坚持拆村、收地与市民化同步,不搞一村一建,不先拆后建,而是根据百姓意愿,以先建后拆为主,就近适度集中安置,最大程度保护群众利益。

    目前,临港区建设集中社区17个,3163户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城市化发展,不但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撑,而且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和服务。在临港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这一年间,小商贩王玉全的生活发生了一个不小的变化——

    他从一个原本在镇区街道上占道经营与城管执法队员“打游击”的“行商”,变成在镇上统一规划建设的市场里安心销售货物的“坐贾”。

    临港区数百名与王玉全一样占道经营小商贩“身份”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临港区深化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城市化蝶变。
 

 新家园里的幸福民生

    临港区的建设,首先让临港区人民得实惠——这是临港区成立之初就确立的民生理念。

    发展成果群众共享,临港区做得实在而温暖。

    临港区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统筹实施总投资5亿元的7大类21件民生实事。

    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对于临港区居民而言,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在位于临港区蔄山电商基地的瀚海户外商城,创业者王燕军、王涛和李乾坤正在放飞他们的“电商创业”梦想。这三位初涉“商海”的创业者,他们一起步就迈上了临港区管委铺就的一条创业“坦途”。

    创业是财富之源。看准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势,临港区出台鼓励电子商务产业政策、建设电商基地、专门组织多期培训班,实打实地破解居民不敢创业、不会创业的难题,为众多创业者插上一双纵横商海的有力翅膀。

    草庙子镇居民姜松华对区域升级所带来的福祉感慨不已——学校升级,他6岁的女儿在家门口就能入读省级示范标准幼儿园;就业机会增加,他得到了在镇上一家企业工作的机会;高标准建设的草庙子医院也将在不久后投入使用,让他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今年以来,临港区教育支出达1.8亿多元,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轰轰烈烈开展:蔄山镇投入1.2亿元全面打造中小学校舍新建工程;草庙子镇作为中心区,更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整修改造学校食堂、教学楼、幼儿园、塑胶操场;黄岚办事处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高档小学及幼儿园综合楼……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临港区以构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为抓手,通过精细化管理、网格化服务、信息化联通来实现第一时间了解民情、第一时间解决民需,让每一个合理的诉求都能得到保障,让公平正义的暖阳照耀临港。

    民生改善无止境。临港区坚持养老、医疗、救助等向市区标准看齐,草庙子医院、蔄山中学、老年公寓、覆盖全区的循环公交……件件实事暖民心、顺民意,让群众在发展中先受益、真满意。

    一年时间,对于全新起步的临港区而言,只是一个起点。带着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临港区在“产城互动、三生共融”的深入契合中加速前行。

相关热词搜索:临港 经济技术 新城

上一篇:小志宇病情牵动众人心 市民爱心接力在继续
下一篇:2014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实施方案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06041465号

网站热线:0631-5191412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