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案例类244号作品:朋友圈的秘密

 

朋友圈的秘密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朋友圈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美好瞬间,并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然而,在这个看似美好的虚拟世界背后,却隐藏着个人信息安全的隐患。

朋友圈犹如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精心挑选照片,配上生动的文字,向众人展示自己的生活。但有时,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泄露了重要的个人信息。例如,一张看似平常的旅行照片,或许会暴露您的行程和住宿信息;一段关于工作的吐槽,也许会让不法分子知晓您的职业和单位。

下面我为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诈骗案例。早在多年前,我和朋友去泰国旅游,当时我们拍摄了许多异国风景的美照,并在朋友圈进行疯狂“轰炸”,获得亲朋好友的高点赞率。回国后,我们又把照片整理放到了 QQ 空间里展示。当朋友还沉浸在旅游的余味之中时,一条条信息和电话接踵而至。“你不是从泰国回来了?怎么 QQ 给我发信息说你没钱买机票了?”“QQ 上向我借钱了,我跟你核实一下。”朋友这才惊觉大事不妙,急忙发朋友圈告知自己QQ密码被盗,以防大家上当受骗。即便及时止损,也未能阻止损失的发生,朋友的表姐给她发微信询问:“丽丽,钱够了吗?机票买上了吗?”闺蜜赶忙给表姐打电话,焦急地问道:“表姐,你给我转了多少钱?”“六万多啊!”经询问得知,骗子先是以在国外没钱买机票为由骗走表姐5000 元,又借口团友也没钱买机票,再次骗走 6万元。当闺蜜责备表姐没打电话核实时,表姐表示以为她肯定没有开通国际长途业务,所以才通过 QQ 信息借钱。虽然立刻报了警,但最终也没能挽回损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骗子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最近,一位朋友的儿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位父亲高兴地在朋友圈分享了录取通知书。朋友立即打电话提醒他撤回这条信息,因为包含考生敏感信息的内容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位朋友就曾因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获奖证书而遭遇诈骗,证书上清楚地写着孩子的姓名、学校和班级。随后,他接到了冒充学校老师的诈骗电话,声称孩子在学校发生了意外,需要紧急汇款。幸好他及时察觉,才避免了财产损失。

不久后,这位朋友的儿子收到了一条短信,要求加入大学新生QQ群,并要求填写录取通知书编号和考生号作为验证信息。他的儿子立即打电话向学校核实,校方解释说,2024级新生的官方专业QQ群号会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送。不法分子常常在非官方群聊中伪装成学姐、学长,甚至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耐心回答问题后,便开始推销各种产品或者以校方返还学费、助学贷款、助学基金等为由,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支付宝、微信二维码等进行诈骗。

这些案例都警示着我们,朋友圈并非绝对安全的空间。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发布朋友圈之前,仔细斟酌所分享的内容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避免在照片或文字中透露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家庭住址等。

其次,合理设置朋友圈的可见范围。对于一些较为私密的内容,可以选择仅对亲密好友可见,或者设置分组可见,将不同的内容分享给不同的人群。

再者,定期检查和清理朋友圈。对于一些可能存在风险的内容,及时删除,以降低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警惕陌生人的添加请求。不要轻易添加不熟悉的人为好友,以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

朋友圈是我们与世界分享美好的窗口,但我们也要时刻牢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享受朋友圈带来的乐趣的同时,确保自己的生活不受干扰,财产不受损失。让我们共同守护朋友圈的秘密,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数字生活环境。

文丨宋士伟(济宁市金桥煤矿)

Copyright © 威海传媒网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175号 鲁ICP备06041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