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举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广播电视局、省大数据局、
省国家保密局、省密码管理局、省国家安全厅、省通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山东分中心
协办单位:威海市委网信办
加强网络安全,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给我们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
案例一:虚假证书办理诈骗
Z同学是一名大学生,在手机上网时,看到一个自称可办理计算机二级合格证书、英语四级合格证书的短视频,视频中称“快速代办各种证件,不需考试,价格低、出证快”。急于办证的他添加了对方微信,并接到自称操作人的电话和微信,按照对方指引提供相关资料,缴纳操作费、办证费、寄递费各种费用。
Z同学在与对方沟通后,缴纳了办证费用。然而在缴纳4000元后,不仅证书没有办成,对方还将其微信拉黑,电话也处于无法接通状态,Z同学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此案件是典型的网络诈骗,骗子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及急于求成的心理,以办理各种证书为幌子,通过收取各种费用实施诈骗。大学生应提高警觉性,通过正当途径获取证书,避免上当受骗。使用虚假证书可能会导致就业、教育或职业发展方面的机会丧失,甚至可能涉及法律问题。
我们应提高警惕,时刻保持对网络陌生人或机构的警觉性,不要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证书或文件。在接收任何证书或文件之前,尽量进行独立的验证,例如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或核实相关信息。
同时要保护个人信息,谨慎处理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将敏感信息泄露给不可信的机构或个人并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案例二:冒充班主任诈骗
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一件事情:
开学之际,很多班主任会在班级群里发布通知收取作业本等费用的通知。犯罪分子利用此机会进入班级微信群、盗取老师微信或利用人工智能AI,在群内发消息进行诱导、哄骗学生与家长实施诈骗。
一班级就发生了这种事情,骗子在群内发通知“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学校要统一购买辅导资料,因此需要收取家长试卷费,每份360元”,后面还附上了一张收款二维码。家长们看到是班主任的头像、昵称,没有多想就向此二维码转账,并将付款成功的截图发到班级群,结果骗子骗完钱就立马退群,等班主任看到消息后也为时已晚。
此类诈骗案件利用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心理以及家长工作时间、教师上课时间无暇顾及群内消息进行诈骗。为了防范这种诈骗,在收到任何关于学费、退费等费用的信息时,家长应该第一时间与学校进行确认,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要轻信来自“班主任”或其他老师的未经证实的信息。
家长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安全,避免将敏感信息泄露给不可信的第三方。同时,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以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
以上两种事件都是发生在校园内,我们应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各种诈骗手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班会、家长会等渠道向学生、家长普及防骗知识,提高他们的警惕性。
网络安全就在我们身边,网络安全也需要我们思想上的重视,行动上的规范,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