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举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广播电视局、省大数据局、
省国家保密局、省密码管理局、省国家安全厅、省通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山东分中心
协办单位:威海市委网信办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初中生们而言,网络更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新天地。然而,在这片看似充满乐趣与知识的海洋里,也隐藏着不少暗流与漩涡,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网络安全的陷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几个发生在初中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出发,共同探讨如何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网络安全防线。
案例一:游戏账号被骗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热衷于玩一款网络游戏。一天,他在游戏中遇到了一位自称是“游戏高手”的玩家,对方表示可以帮助小明提升游戏等级和装备,但需要先交一笔“手续费”。小明信以为真,便通过微信支付了对方几百元。然而,支付后对方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小明的游戏账号也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小明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启示:在网络游戏中,要警惕那些声称可以提供非法服务或快速升级的玩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并支付费用。
案例二:个人信息泄露
小红是一名初二学生,她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一天,她发布了一张自己在学校的照片,并配上了详细的班级信息和座位号。不久后,她收到了一条陌生人的私信,对方准确地说出了她的姓名和班级,并询问她是否愿意参加一个“校园活动”。小红感到惊讶又好奇,但幸好她及时告诉了老师和家长,并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被泄露。
启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过多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等。
案例三:网络欺凌
小李是一名初一新生,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一次,他在班级群里发表了一条关于学习的心得体会,却意外地遭到了几名同学的嘲笑和谩骂。这些言语攻击让小李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助,甚至开始害怕上学。后来,在老师的干预下,班级群里的网络欺凌行为得到了制止,但小李的心理阴影却难以消除。
启示:网络欺凌同样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我们要尊重他人,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网络欺凌行为。同时,如果遭遇网络欺凌,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或相关部门求助。
案例四:小明的网络谣言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暑假期间喜欢当网络主播,为了博取更多关注和点击量,不惜捏造事实,造谣生事。他编造了同学小罗偷东西的谣言,并通过PS图片配上字幕发布到网络上。一时间,小罗成为了众矢之的,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最终,小明因涉嫌诽谤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启示: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任何人在网络上发布信息都应遵守法律法规。造谣传谣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会让自己陷入法律的泥潭。我们应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既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与乐趣,也面临着种种网络安全的挑战。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游戏账号被骗、个人信息泄露,还是网络欺凌,都时刻提醒着我们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每一个人应成为自己网络安全的守护者。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警惕网络诈骗的陷阱;要增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谨慎分享个人信息;更要尊重他人,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网络欺凌行为。
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应共同承担起守护青少年网络安全的责任。家长们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学校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社会各界则要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网络时代里,让每一个人都能安全、健康地成长,享受网络带来的美好与便利。
2024.7.9